發(fā)生合同糾紛,尤其是對方當事人存在欺詐或者惡意隱瞞的情形,很多當事人的第一反應是:他是詐騙犯,我要去報案!
報案,是特指對涉嫌刑事犯罪行為的舉報、控告。當事人或者公民,對于合同糾紛中涉嫌刑事犯罪的行為有權向公安機關舉報、控告,公安機關受理后,認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立案調查處理,并根據偵查的事實和證據,作出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決定。
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為目的,在處理合同詐騙時,要注意合同糾紛中的欺詐行為與欺詐犯罪行為的區(qū)別和界限,對于在合同簽訂或履行過程中存在具有隱瞞、虛構事實進行欺詐的瑕疵行為,但并不對合同交易目的產生質的改變的,不能認為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不能以詐騙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
除了合同詐騙外,合同糾紛中可能涉嫌的刑事犯罪行為,還包括侵占行為、暴力收債等,可能涉嫌職務侵占、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犯罪。對于合同糾紛當中涉嫌的上述犯罪行為,當事人可以向犯罪行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公安機關一般由其經濟偵查或刑事偵查部門具體負責案件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fā)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guī)定。
-
我國經濟糾紛去哪里報案,經濟糾紛打官司流程
152人看過
-
報案經濟詐騙罪應該去哪里?
488人看過
-
起訴租房糾紛房東違約去哪里
385人看過
-
保險糾紛去哪里舉報
104人看過
-
買房經濟糾紛咋處理的呢
170人看過
-
醫(yī)療糾紛該去哪里投訴呢
481人看過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 更多>
-
經濟糾紛去哪里報案,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山西在線咨詢 2024-10-06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攜帶相關證據有助于及時立案處理。如果公安機關不給立案或者處理速度上不滿意,可以向上一級管理部門舉報。也可以直接帶相關證據去法院起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報案的話110或到最近的公安局辦事機構都可以,他們不會拒絕的,而且你說明情況對方會自動歸入經濟犯罪偵查部門。 在我國,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1、仲裁與民事訴訟是兩種不同的爭議解決方式。當
-
經濟詐騙去哪里報案,都需要注意哪些呢北京在線咨詢 2023-04-05經濟詐騙去哪里報案這個首先以下幾種情況需要提醒: 盡可能保留好所有的證據。 如果遇到不負責任的公安部門以被詐騙金額少不立案的情況,你要據理力爭,以被詐騙金額少不立案是錯誤的,立案分為立為刑事案件(一般詐騙案件金額在2000元)或治安案件(無金額限制,不超過2000元的),不夠立刑事案件的可以立為治安案件,所以不立案是錯誤的。 其次對于網絡詐騙案件,由于都是異地作案,立案管轄單位多(每個受害人可能報
-
租房經濟糾紛怎么判經濟糾紛貴州在線咨詢 2022-07-17房屋租賃期間,遇有政府改變土地用途,不屬于任何一方違約,房東不應該起訴你繼續(xù)交納房租,雙方可以協(xié)商解除合同。至于您的損失,可以通過行政手段解決。
-
報案算經濟糾紛立案嗎西藏在線咨詢 2021-12-04經濟糾紛不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不能立案。如果涉嫌詐騙,超過3000元至1萬元才能立案。經濟糾紛只能向法院起訴,去法院起訴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受理,不受訴訟標的金額限制。一般向法院起訴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訴訟標的金額較小,需要考慮訴訟成本是否劃
-
個人經濟糾紛起訴狀出哪里去?青海在線咨詢 2023-06-251、提出請求事實要具體、全面,不得籠統(tǒng)或含糊不清。數字必須準確無誤; 2、訴訟理由要建立在確實充分的證據和明確清楚的事實基礎之上,說清楚案件事實與理由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引用的法律條文要準確、完備; 3、注意人稱的一致性。在陳述事實與理由時,敘述的人稱要前后一致,如用第三人稱時就要稱原告與被告; 4、語言做到準確、嚴謹,表述富有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