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相應份數(shù)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xiāng)證、結婚證等證據(jù)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yè)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yè)執(zhí)照、商業(yè)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jù)。如合同、協(xié)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fā)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2、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jù)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jù)的名稱、頁數(shù)。證據(jù)經(jīng)法院承辦人核對后,由承辦人在證據(jù)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3、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xù)和交齊有關證據(jù)材料之后,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xù);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4、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準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5、立案手續(xù)后,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并于結案后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針對合同一方當事人在未按照合同約定付款后,不履行合同違約金規(guī)定的情況,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先選擇與違約方進行友好協(xié)商處理,爭取和平解決問題,但如果對方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提交相關證據(jù)說明情況,請求法院進行審判裁決。
-
違約方拒付違約金申請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98人看過
-
可以去法院起訴支付違約金退房嗎
403人看過
-
村里起訴到法院有哪些流程
66人看過
-
違約合同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要哪些流程
146人看過
-
租客不付違約金去法院起訴了然后呢
497人看過
-
違約金起訴后需要向法院提供哪些證據(jù)
91人看過
違約金是指合同一方或雙方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或責任時,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或金錢替代物。在合同違約的情況下,違約金通常是一種違約的懲罰,用于彌補對方因違約行為而遭受的損失。 需要注意違約金的具體金額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條款和相關法律法... 更多>
-
違約方拒絕付違約金,合同違約起訴有時限嗎浙江在線咨詢 2023-10-141、有訴訟時效的限制,一般為三年。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拒不支付合同違約金有哪些后果?澳門在線咨詢 2023-12-04拒不支付合同違約金可以起訴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 對于遲延履行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守約方仍可以要求其繼續(xù)履行合同。對于其他違約行為,違約方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后,不需要再繼續(xù)履行合同。
-
美容院起訴有哪些流程山西在線咨詢 2022-11-041、當事人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jù); 2、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訴狀七日內以決定是否予以受理; 3、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的,依法審理、判決、執(zhí)行。且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fā)送判決書; 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fā)給判決書。
-
違約金上法院流程怎么辦湖南在線咨詢 2022-03-17案件經(jīng)過開庭審理,在庭審中你可能缺席審理,否則法院不可能在沒有司法依據(jù)下強制執(zhí)行。 其次: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可以請求法院予以適當減少的,但本案中肯能是已生效文書,需閱材料后看是否符合申訴條件。 再次:從判決之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止,按照雙倍同期銀行貸款利息計算執(zhí)行金額。 最后:車上的東西你和執(zhí)行法官聯(lián)系。
-
法院起訴離婚違約金,算違約金嗎?安徽在線咨詢 2021-11-17離婚違約,當事人有合理訴求,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我國法律規(guī)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