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拘留應當在六十日內(nèi)提起行政復議。根據(jù)我國《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治安拘留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diào)解處理。經(jīng)公安機關調(diào)解,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的,不予處罰。
經(jīng)調(diào)解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達成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一、受理
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案件,應當及時受理,并進行登記。
二、調(diào)查
(一)傳喚
1、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diào)查的,經(jīng)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
2、對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jīng)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3、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可以強制傳喚。
4、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jù)告知被傳喚人。
5、傳喚后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情況復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6、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的家屬。
(二)詢問
1、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的,被詢問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更正。
2、被詢問人要求就自行提供書面材料的,應當準許。必要時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詢問人自行書寫。
3、詢問不滿十六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到場。
(三)檢查
1、公安機關對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2、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人民警察經(jīng)出示工作證件,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3、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4、檢查的情況應當制作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人民警察應當在筆錄中注明。
(四)扣押
1、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對與案件有關的需要的證據(jù)的物品,可以扣押。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得扣押。
2、扣押的物品,應當會同在場證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由調(diào)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蓋章,應查點清楚,當面開列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3、對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不得挪做他用,經(jīng)查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及時退還。
(五)鑒定
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有爭議的專門性問題,應當指派和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鑒定。鑒定人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意見,并且簽名。
三、決定
(一)公安機關查處治安案件,對沒有本人陳述,但有證據(jù)能夠證明事實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二)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治安管理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jù),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公安機關不得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陳述和申辯而加重處罰。
(四)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應當制作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
(五)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nèi)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家屬。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六)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七)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jīng)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記入辦理治安案件期限。
四、執(zhí)行
(一)對被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留所執(zhí)行。
(二)受到罰款處罰的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到指定的銀行交納罰款。
(三)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zhí)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并提出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準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處罰暫緩執(zhí)行。
(四)擔保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當?shù)赜谐W艨诤凸潭ㄒ罁?jù);
4、有能力履行擔保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
申請治安拘留行政復議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373人看過
-
對行政拘留不服寫行政復議申請?zhí)峤坏钠谙奘嵌嗑?/a>
125人看過
-
對治安拘留的行政復議申請如何提出?
429人看過
-
不服拘留行政復議到那部分申請?
423人看過
-
行政拘留不服申請復議還是訴訟好
270人看過
-
治安拘留的撤銷需經(jīng)過行政復議
193人看過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 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 更多>
-
不服行政拘留,復議申請的時間是多久河北在線咨詢 2022-10-141、對于不服行政決定的情形,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2、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3、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
-
不服治安拘留能做行政復議嗎?山西在線咨詢 2022-07-271、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時間內(nèi)向當?shù)卣岢鲂姓妥h。 2、公安機關在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時會告知當事人司法救濟渠道,否則就是程序違法。 3、對處罰決定不服的,由當事人提供擔保,警方可以決定中止執(zhí)行。
-
治安拘留行政復議揚州可不可以申請臺灣在線咨詢 2022-07-04能,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對于治安拘留行政復議揚州可以申請的規(guī)定,對行政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在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
對治安拘留判決不服怎么辦, 行政拘留決定能否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訴訟寧夏在線咨詢 2022-03-06對治安拘留(行政拘留)判決不服,可以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仍然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據(jù)《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拘留、
-
請問對行政拘留不服行政復議的期限是多久?福建在線咨詢 2022-07-24很高興幫助你。對行政拘留不服行政復議的期限規(guī)定如下:對于不服行政決定的情形,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