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抗力可以免責嗎
合同不可抗力并不當然免責。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這主要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政府當局頒布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
(3)社會異常事件。這主要是指一些偶發(fā)的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戰(zhàn)爭、罷工、騷亂等。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并不當然都是全部免除違約責任,而應視不可抗力的影響程度和給債務人造成的困難程度來分別處理。如果不可抗力已使合同債務人的履行成為不可能,則應解除合同,并免除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二、不可抗力條款的約定
1、不可抗力條款是規(guī)定在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當事人在訂合同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時,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的條款。
2、當不可抗力事故發(fā)生后,遭遇事故一方應采取一切措施,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在訂立買賣合同時,一般都訂有不可抗力條款,其內容包括:不可抗力內容;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事故報告和證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責任范圍。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無法履行,則應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只是暫時阻礙合同履行,則一般采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凡發(fā)生不可抗力事故,當事方已盡力采取補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損失的情況下,可不負賠償責任。
三、不可抗力法律效力
1、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包括自然災害、如臺風、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為,如征收、征用;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三方面。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jù)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fā)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3、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須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可預見的事件,它在合同訂立后的發(fā)生純屬偶然。當然,這種預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當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當事人完全不能預見。但是由于它出現(xiàn)的概率極小,而被當事人忽略不計,把它排除在正常情況之外,但結果這種偶然事件真的出現(xiàn)了,這類事件仍然屬于不可預見的事件。
-
可以免責不可抗力開發(fā)商嗎?
121人看過
-
不可抗力不能免責的情形
150人看過
-
有什么免責義務不可抗力
193人看過
-
什么是不可抗力和其免責效力
251人看過
-
不可抗力格式條款免責有效力
389人看過
-
如何約定不可抗力免責條款
217人看過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 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 更多>
-
不可抗力與不可抗力在合同中的免責規(guī)定西藏在線咨詢 2024-12-19一、不可抗力的定義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現(xiàn)象,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按期履行。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自然災害、政府行為和社會異常事件。 二、不可抗力作為合同的免責條款 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即在買賣合同簽訂后,不是由于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于發(fā)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按期
-
是否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由免除違約責任?湖南在線咨詢 2025-01-13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當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合同的履行時,可以免除相應的民事責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
不可抗力開發(fā)商能否免責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3-09-20出現(xiàn)不可抗力開發(fā)商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不可抗力是關于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一種免責抗辯權和索賠權,即酌情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違約的一方的違約責任。
-
收貨人可以要求不可抗力的貨物主張免責嗎陜西在線咨詢 2023-10-05可以。但不可抗力情況消失之后應盡快提貨。多個船公司、國內港口目前都主動公布了對于箱使費、堆存費的減免方案。 不同港口、不同船期的進口貨物,其無法提貨的時間會有所不同。 對可能超出船公司、港口減免方案的進口貨物,收貨人有必要提前收集整理影響提貨的證據(jù)。
-
客運合同不可抗力是否免責青海在線咨詢 2023-01-15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的來源既有自然現(xiàn)象,如地震、臺風,也包括社會現(xiàn)象,如軍事行動。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