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與盜竊罪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犯罪類型。
倘若有當事人同時觸犯侵占罪以及盜竊罪,需依據(jù)各自的犯罪情況予以單獨判定,繼而依據(jù)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確定最終應受到的刑事懲戒。
所謂侵占罪,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擅自將受托代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埋藏物據(jù)為己有,且涉案金額達到一定標準,且拒絕歸還的違法行為。
至于盜竊罪,則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秘密手段獲取他人公私財物,且涉案金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等行為的違法行為。
關于盜竊罪的法律裁決,根據(jù)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若涉案金額達到一定標準,或者多次實施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等行為,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若涉案金額巨大或者存在其他嚴重情節(jié),將被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若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將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值得強調的是,具體的量刑須全面考慮到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及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
盜竊罪中的被害人是侵犯占有還是侵犯所有
353人看過
-
盜竊罪屬于侵犯還是侵占
197人看過
-
侵占盜竊罪如何判決
153人看過
-
侵占公司資金和盜竊罪怎么判
297人看過
-
侵占盜竊物是侵占罪嗎
409人看過
-
盜竊罪怎樣改為侵占罪
427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出納犯盜竊罪與侵占罪海南在線咨詢 2022-08-21同時刑法學是建立在事實認定清楚的基礎上的,姑且認為你可以證明上述主觀意圖。同時認為構成符合兩罪的其他條件。 你說的第一種情形構成侵占罪,以占有他人財產(chǎn)拒不歸還的故意占有了他人的財產(chǎn),構成侵占罪。同時,該行為想象競合了“過失盜竊罪”。因為你并非以“竊取”的故意實施了竊取的行為。在我國刑法中并沒有規(guī)定“過失盜竊罪”,故該行為構成侵占罪。 第二種情形同樣構成侵占罪。同樣是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根據(jù)法定符合
-
盜竊罪中的被害人是侵犯占有還是侵犯所有?天津在線咨詢 2022-07-01盜竊罪侵犯是占有權根據(jù)刑法第264條的規(guī)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所以盜竊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侵犯的是占有權 是占有權,因為從法理上講所有權是一種絕對的物權,具有排他性,是一種絕對的針對于外界不定項多數(shù)人的權利他只有通過一些合法的途徑產(chǎn)生、轉移和消滅比如通過先占、買賣、受贈取得所有權
-
盜竊罪盜竊未遂和職務侵占罪哪個判的重甘肅在線咨詢 2023-06-30兩者的差別就在于侵占的是單位或者公司,還是個人的財產(chǎn)。但是職務侵占罪的成立的金額比盜竊罪要高,其刑罰也較盜竊罪較高。
-
如何區(qū)分盜竊罪與侵占罪, 盜竊罪與他人財物罪中的代位權, 侵占罪?寧夏在線咨詢 2022-02-15區(qū)分盜竊罪與侵占罪的關鍵,在于判斷作為犯罪對象的財物是否脫離占有以及由誰占有。行為人不可能盜竊自己事實上占有的財物,對自己事實上已經(jīng)占有的財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侵占罪的特點是將自己占有的財產(chǎn)不法轉變?yōu)樗?,因此,只要某種占有具有被處分的可能性,便屬于侵占罪中的代為保管,即占有。從客觀上說,占有是指事實上的支配(與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僅包括物理支配范圍內(nèi)的支配,而且包括社會觀念上可以
-
該乙是犯盜竊罪還是侵占罪貴州在線咨詢 2022-10-07盜竊罪魚侵占罪的區(qū)別在于:最根本的區(qū)別是盜竊罪是將別人占有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而侵占罪是以非法所有的目的將自己占有的他人財物變?yōu)闅w自己所有。1、犯罪故意產(chǎn)生的時間不同。盜竊罪的行為人是在沒有占有公私財物之前就產(chǎn)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侵占罪的行為人是在持有公私財物之后才產(chǎn)生非法占有的犯罪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