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一、案例分析
【案情】
2011年4月20日,屈某與余某、金某等人在縣城某歌舞廳跳舞時,因見其女朋友康某與高某、程某等人跳舞,心里不是滋味,突然生起醋意,并提議余某、金某等人在舞廳門口守候,待高某、程某等人出來時對他們進行毆打。余某、金某進行挑釁,叫高某、程某兩人出來,兩人懼怕被打未敢走出舞廳??的车弥?,阻止屈某等人打架。屈某便向余某、金某等人揮手示意不要打了,金某不同意,余某堅持非要教訓不可,屈某默認了余某與金某的意思,并拉其女友康某先行離開。高某、程某等人下樓時,屈某撿取一根木棍打程某,金某持自行車鏈條鎖打高某,余某持現(xiàn)場撿取的軟鐵絲打高某、程某。經(jīng)法醫(yī)鑒定,被害人高某和程某傷情為輕微傷。
【分歧】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屈某、余某、金某的行為究竟構成尋釁滋事罪還是聚眾斗毆罪。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屈某、余某、金某的行為符合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應以聚眾斗毆罪定罪處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屈某、余某、金某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
【評析】
聚眾斗毆罪和尋釁滋事罪同屬于我國刑法分則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擾亂公共秩序罪中的直接故意類犯罪。由于現(xiàn)行刑法對聚眾斗毆罪和尋釁滋事罪的規(guī)定過于原則,罪狀表述中內容的交叉,加之相關司法解釋的滯后,導致兩罪名在司法實踐中常常難以掌握。
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犯罪往往同時會造成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chǎn)權利受到侵害的結果。
聚眾斗毆罪,其行為必須由聚眾和斗毆兩部分構成,其報復打擊對象是特定明確的人,多表現(xiàn)為成幫結伙的毆打,其犯罪對象一般亦并非只是被動挨打。該罪的犯罪地點、場所不限,以公共場所較為常見。
尋釁滋事罪的毆打行為則帶有很大隨意性,多表現(xiàn)為臨時起意、一時性起,全憑個人好惡,一般并無明顯的首要分子,參加人數(shù)眾多也非必要要件。行為人平時是否動輒毆打他人,其犯罪行為是否具有常習性也是判斷的輔助標準之一。當尋釁滋事的行為方式表現(xiàn)為相互打斗時,由于其中的一方是因無辜受打而被迫還擊的,主觀上無破壞公共秩序的故意,所以只有肆意挑起事端、隨意毆打他人的一方才能構成犯罪。司法實踐中有的地方將尋釁滋事行為認定為單方聚眾斗毆行為,是不符合刑法規(guī)定和立法本意的。
-
約架是聚眾斗毆還是尋釁滋事
260人看過
-
尋釁滋事罪能適用緩刑嗎,尋釁滋事罪與聚眾斗毆罪區(qū)別
209人看過
-
聚眾斗毆罪主犯怎么判刑?聚眾斗毆罪和尋釁滋事罪的區(qū)別
228人看過
-
尋釁滋事和聚眾斗毆可以競合嗎
418人看過
-
要怎么樣區(qū)分尋釁滋事罪聚眾斗毆罪
191人看過
-
如何處罰聚眾尋釁滋事
426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的界限是什么,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區(qū)別浙江在線咨詢 2022-03-05“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都是從流氓罪中分解出來的罪名,其主觀方面都表現(xiàn)為反社會性,尋求精神刺激、填補精神空虛的動機,客觀方面都破壞了法律和社會公德所確立的公共生活秩序和社會正常生活狀態(tài),并且兩者的客觀表現(xiàn)也有容易混淆的地方,下面我們對其進行區(qū)分:⑴主體不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行為
-
聚眾斗毆轉化尋釁滋事后果廣西在線咨詢 2022-06-29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所以尋釁滋事轉化聚眾斗毆一般都伴有報復行為
-
聚眾斗毆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如何處罰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區(qū)別上海在線咨詢 2022-05-03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
-
聚眾斗毆致人受傷怎么判聚眾斗毆和尋釁滋事區(qū)別湖南在線咨詢 2023-03-08聚眾斗毆罪,是指聚集多人進行斗毆的行為。只要是三人以上的就是聚眾,只要是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的,就要處以刑罰。 至于造成了輕傷或輕微傷的結果,這只是其中一個量刑情節(jié)而已。如果在聚眾斗毆中,致人重傷、死亡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 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而不再以聚眾斗毆罪處罰。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眾斗毆罪與尋釁滋事罪的主要區(qū)別有: 第一,從行
-
聚眾斗毆和尋釁滋事未成年人如何處罰?湖北在線咨詢 2022-07-04未成年人聚眾斗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不做為刑事案件處理。是否受傷跟是否承擔法律責任也沒有關系。要看在聚眾斗毆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要具體情況具體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