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諒解書是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出具的法律性質(zhì)書面文件。其目的是減輕犯罪嫌疑人處罰,有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諒解書一般于提起公訴至法庭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完成,具有酌定從輕的效力。在簽署諒解書后,被告人仍有可能被判有罪。如果犯罪情節(jié)輕微,被告人可以免于刑事處罰。刑事諒解書本身并無固定格式,有的可以參照本諒解書格式進行辦理。
在簽署諒解書之后,被告人仍有可能被判有罪。諒解書是主審法官根據(jù)被告人悔過認罪態(tài)度、悔罪表現(xiàn)等酌情從輕或減輕刑罰的依據(jù),而非法律規(guī)定的從輕或減輕刑罰。如果犯罪情節(jié)輕微的,則被告人可以免于刑事處罰。刑事訴訟中,被告人得到被害人及家屬的諒解的,可以從寬處罰,如果情節(jié)輕,可以爭取緩刑。
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zhì)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從輕的效力。
刑事諒解書本身并無固定格式,出具諒解書的目的是減輕犯罪嫌疑人處罰,有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所以諒解書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員的家屬開具的,一般由承辦律師為犯罪嫌疑人進行具體辦理,但如果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聘請律師的,可以參照本諒解書格式。諒解書前提造成受害人傷害,應當寫明賠償已達成協(xié)議,并且實際賠償結束,如果沒有致受害人傷害則無需要表述,但諒解書的重點要表達清楚受害者已經(jīng)諒解,同時受害人請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
刑事和解的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據(jù)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在犯罪后有悔改表現(xiàn),并積極退贓、賠償,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其次,根據(jù)該法第六十八條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緩刑或者假釋的,可以酌情從重處罰。再次,根據(jù)該法第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最后,根據(jù)該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綜上所述,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據(jù)主要包括刑法中的相關條款以及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刑事諒解書是刑事案件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出具的法律性質(zhì)的書面文件。在簽署諒解書后,被告人仍有可能被判有罪,但諒解書可以酌情從輕或減輕刑罰。諒解書一般由承辦律師為犯罪嫌疑人進行具體辦理,但如果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聘請律師的,可以參照本諒解書格式。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據(jù)主要包括刑法中的相關條款以及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條對于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九條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xié)議書。
-
諒解書是否必須由當事人親自簽署?
189人看過
-
是否在簽署諒解書后反悔?
476人看過
-
簽署民事調(diào)解書后能否再婚?
75人看過
-
是否要求主犯簽署諒解書?
261人看過
-
找尋簽署諒解書的人
465人看過
-
當事人是否能在簽署判決書后進行上訴?
227人看過
拘役是刑罰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剝奪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強制勞動的刑罰。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shù)罪并罰時最高不能超過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機關就近執(zhí)行。服刑期間,被處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參加勞動者還可酌量發(fā)... 更多>
-
在車禍中導致人員傷亡后,當事人達成和解并簽署諒解書后,是否還可以提起訴訟?重慶在線咨詢 2024-11-24具有起訴資格的當事人,在涉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議題時,可以選擇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調(diào)解,或者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經(jīng)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diào)解未能達成合法有效的協(xié)議,或者在調(diào)解書生效之后仍未履行相關責任,當事人則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在簽署諒解書后,被告人是否還需要被判刑?山東在線咨詢 2024-12-07在簽署諒解書后,被告人仍有可能被判刑,不會完全免于刑事處罰。諒解書是主審法官對被告人酌情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而非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若犯罪情節(jié)較輕,被告人可免于刑事處罰。 刑事諒解書,通常是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由被害人一方出具的法律性質(zhì)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完成,其在刑法上具有酌定從輕的效力。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
-
-
18歲以下簽署的諒解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澳門在線咨詢 2024-12-15在實踐中,諒解書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只要該諒解書是由受害人本人生成的或者被害人屬于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為書寫。在文書中,需要明確表達出對被告人的行為予以諒解,同時表達對于追究其刑事法律責任并無要求。只需達成諒解并簽署協(xié)議并加蓋手印,即可達到雙方共識。在此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聽取各方相關人員的觀點與意見,對整個和解過程中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詳細且嚴謹?shù)膶忛喤c評估,最終委托專業(yè)
-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簽署諒解書后是否能夠反悔?云南在線咨詢 2024-11-27在民事責任問題中,當事人往往難以輕易推翻或反悔判決結果。而對于刑事責任范疇,則主要由負責偵查和起訴罪犯的公安機關來全權負責處理,與當事人是否選擇反悔并無多大關聯(lián)性。不過,相關部門仍將針對該類犯罪行為展開量刑處理。在民事賠償方面,需依據(jù)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協(xié)議來給予公正合理的解決方案。如果當事人在簽署完諒解書之后未能履行相應的賠償義務,那么受害者有權據(jù)此諒解書請求法院強制施行賠償事宜。 根據(jù)《中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