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斥期間最長期限是多久?
除斥期間最長期限是根據(jù)不同的權利類型而定的,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如:
(1)可撤銷或可變更民事行為的撤銷或變更權,自行為成立之日超過1年而消滅。
(2)相對人催告后法定代理人追認權行使的1個月期限。
(3)相對人催告后被代理人追認權行使的1個月期限。
(4)債權人對侵害行為行使撤銷權的1年和5年期限。
(5)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其中,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為法定除斥期間,當事人約定的期限,為約定除斥期間。
二、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的區(qū)別是什么?
首先,適用對象不同: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其次,法律效力不同: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表現(xiàn)為勝訴權之喪失,權利本身并不消滅,除斥期間的法律效力表現(xiàn)為形成權的消滅。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再次,價值取向不同:設置訴訟時效的價值在于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加速財產的流轉,消滅原有法律關系;設置除斥期間的價值在于消除當事人關系中的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維護交易安全,維護原有法律關系。
第四,期間和計算不同:訴訟時效一般長于除斥期間,而且訴訟時效可能中止、中斷甚至延長,而除斥期間固定不變。
第五,適用的主動性不同:法官不能逕行適用訴訟時效,只在義務人主張時效利益時,法官才能適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職權主動適用除斥期間。
除斥期間的認定關系到有關權利的具體存續(xù)情況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律師來進行界定,如果未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提出權利的行使,那么到期后是不存在再次提出除斥權的情況,這是與訴訟時效不同的情況。
-
什么是除斥期間?除斥期間約定需多久?
469人看過
-
最長除斥期間有什么用
327人看過
-
除斥期間一般是多長時間之內
390人看過
-
擔保責任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288人看過
-
傷殘協(xié)議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468人看過
-
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107人看過
-
什么是除斥期間?除斥期間約定需多久?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3-04-12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除斥期間指民法對形成權行使的時間限制,其與訴訟時效存在相似之處,但又有根本的不同,必須嚴格區(qū)別兩者的界限。除斥期間的時間是一年。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依法確定的對于某種權利所預定的存續(xù)期間,又稱預定期間。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
-
民間借貸除斥期是多長?安徽在線咨詢 2022-07-021、執(zhí)行庭執(zhí)行民間借貸案件有規(guī)定期限。 2、對于被執(zhí)行人有財產可供執(zhí)行的案件,法院應當在執(zhí)行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執(zhí)行完畢。執(zhí)行過程中的評估、鑒定、拍賣期間不計算在執(zhí)行期限之內。 3、對于被執(zhí)行人沒有財產可供執(zhí)行的案件,法院在六個月內無法查找到被執(zhí)行財產的,應當作終結本次執(zhí)行程序處理。待之后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時,可隨時恢復執(zhí)行。 《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一十九條經過財產調查未發(fā)現(xiàn)可供執(zhí)
-
除斥期間一般多久山西在線咨詢 2024-03-29除斥期間一般規(guī)定是一年,是法律上對某項民事實體權利依法規(guī)定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這個期間沒有行使相應民事權利的,該民事權利在法定的除斥期限屆滿時就會被消滅。除斥期間有幾年是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的,例如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其時間為撤銷權后的五年。
-
因欺詐訂立的合同除斥權除斥期間是多久青海在線咨詢 2023-08-17受欺詐的合同撤銷的除斥期間為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撤銷權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
律師進行“被撤銷權除斥期限”是多長時間澳門在線咨詢 2021-11-10可撤銷權的除斥期為五年。 依照《民法典》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九十日內不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到脅迫,自脅迫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當事人知道撤銷理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