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單位,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關于本罪的主體是自然人還是單位,通常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單位犯罪,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雖然是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具有單位犯罪的某些特點,但是這種犯罪并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非法利益,而是為單位個體謀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自然人以單位的名義,為個人(不限于本人)非法占有國有資產而實施的犯罪,與謀利性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相符合。因此,刑法只規(guī)定對自然人追究刑事責任,而沒有對單位規(guī)定處罰。另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單位犯罪,而不是自然人犯罪。
1、民事責任則是違反民法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原則上代表著公司行為,具有整體意志的屬性。但由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擔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會有為個人利益行事的可能。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著整個公司與外界發(fā)生法律關系的時候,法律上認為具有整體意志屬性,因此原則上視為公司行為,因此很難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一般由企業(yè)來承擔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法人人格否認的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與企業(yè)將對外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2、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因自身原因或公司原因,觸犯刑法,受到刑事制裁。通常以單位的意志以單位的名義實施違法行為的,大部分情況下是構成單位犯罪,單位犯罪不僅僅處罰單位,對單位判處罰金,很多情況下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在我國刑法中,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和雙罰制并用的制度,即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單位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則既追究單位的責任又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大部分的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是掌握企業(yè)事務的負責人、主管人員,故一旦構成單位犯罪,難辭其咎。
二、單位犯罪的認定與界限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認定與界限如下:
1、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
2、自然人犯罪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實施的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我國刑事立法中所規(guī)定的絕大多數犯罪是自然人犯罪。
單位犯罪基本特征如下:
1、單位犯罪的主體的法定性。單位犯罪主體法定性具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單位犯罪主體范圍是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不是任何單位或者組織都可以作為單位犯罪主體構成單位犯罪的;另一方面是某一具體單位犯罪罪名的犯罪主體是法定的;
2、單位犯罪的意志的整體性。單位意志不是單位內部某個成員的意志,也不是各個成員意志的簡單相加,而是單位領導集體或者代表單位整體利益的成員在領導、指揮、決策、執(zhí)行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單位整體性的意志,即單位的整體意志;
3、單位犯罪利益的整體性。單位的利益即包括非法利益也包括合法利益。
單位犯罪的一般處罰有:
1、原則上兩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也只能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處罰例外,單罰:僅對單位的直接負責人員判處刑罰;
3、對犯罪單位本身判處刑罰:只能判處罰金刑。
-
侵吞國有資產罪和私分國有資產罪區(qū)別是什么
261人看過
-
私分國有資產罪案例分析2018
441人看過
-
量刑標準:私分國有資產罪
340人看過
-
私分國有資產罪起訴書案例
491人看過
-
對私分國有資產罪幾點認識
437人看過
-
私吞國有資產罪特征
307人看過
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劃分。 根據規(guī)定,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在犯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等八大嚴重犯罪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低于十四周歲的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此外... 更多>
-
因為私分國有資產罪被舉報,私分國有資產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甘肅在線咨詢 2022-08-16所謂國有資產,包括依法經由上述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國有資產。例如稅務機關掌握著的納稅人依法上交國家的稅款等等。國家對單位的財經分配,有一整套宏觀管理制度,例如對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國有企業(yè),凡實行承包經營者,國家均試行資金分帳制度:將該企業(yè)掌握的資金分為國家資金和企業(yè)資金。其中,凡國家資金,不得用作企業(yè)職工集體福利基金或用作職工獎勵獎金等。否則,即屬
-
國有資產, 私營企業(yè), 國有資產, 集體資產, 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混淆河南在線咨詢 2022-05-06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了。我國特色之一:國有資產、集體資產不清。集體企業(yè)有國企投資。國企里邊有集體編制人員。 從你介紹的情況看,95%以上的職工入股建企業(yè),資產應該是明晰的:企業(yè)的全部資產是入股職工的集體資產。你企業(yè)與廠方、石化局是行政或行業(yè)管理關系。資產不能混淆。(水、電、房有租賃合同)! 退股行為是否經過全體股東大會討論通過?退股行為是否合法?是否有效?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現(xiàn)行企業(yè)的擴大再生產的資
-
私分國有資產要找人做辯護,私分國有資產的罪輕辯護如何?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7-22在實踐中對于某些為了掩蓋貪污行為,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然而個人所得差距巨大的行為應當與私分國有資產行為進行嚴格區(qū)分。有的國有單位主管人員多次將本單位的利潤上繳款套現(xiàn),以發(fā)獎金的形式予以集體私分,其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的人員與一般人員的所得數額相差十幾、甚至幾十萬元。象這種在集體私分過程中,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少數人將大部分國有資產占為己有的行為,表面上看是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的行
-
如何處罰私分國有資產罪?河南在線咨詢 2022-08-17犯本罪的(累計10萬元以上),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對集體私分國有資產負有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的人員,構成犯罪,一般分得國有資產的職工不構成犯罪。 (2)從數額上,集體私分國有資產只有數額達到較大的才能構成犯罪,否則,只能作為一般違法、違紀行為看待。 1997年《刑法》頒布至今,對私分國
-
2022年私分國有資產罪量刑陜西在線咨詢 2022-11-28《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guī)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