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我國立功制度的理論基礎——功利主義原則等一系列相關內容,立功制度是一項明顯追求功利主義的法律制度,功利主義也成為我國立功制度的理論基礎。
立功制度是一項明顯追求功利主義的法律制度,功利主義也成為我國立功制度的理論基礎。但由于立法和實踐中出現(xiàn)的過分功利主義傾向,造成了立功認定標準的單一化,并由此產(chǎn)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1、立功制度的理論基礎。關于立功制度的價值取向,我國理論界大部分學者認為立功制度的價值取向是功利主義。有學者認為立功的道義根基在于人類長期以來形成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報應觀念,而功利主義學說和整體主義思想構成其牢固的理認鋪墊。整體主義的實質就是功利主義。也有學者認為立功制度的本質是功利主義。從法理上看,立功制度能夠產(chǎn)生預防犯罪,懲罰犯罪最佳的社會效果;從效率上看,立功適應了刑罰經(jīng)濟性原則的要求,從客觀上具有節(jié)約刑罰成本的實際效果;從刑法的規(guī)定看,立功制度并不要求具有立功行為的犯罪分子必須悔罪,也沒有對適用立功的犯罪分子的歸案形式和犯罪類別作出限制性規(guī)定。另有學者認為立功制度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功利性價值與公正性價值兩個方面,其功利性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于立功制度有利于及時打擊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效益,有利于刑罰目的的實現(xiàn)。而公正性價值在于,立功制度體現(xiàn)了對正義行為的褒獎,而且也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則
2、功利主義原則的準確定位。功利主義是一場風行于19世紀英國的哲學運動,功利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邊沁認為,應當根據(jù)某一行為本身所引起的苦與樂的大小程度來衡量該行為的善與惡,根據(jù)每一種行為本身是能夠增加還是減少與其利益相關的當事人的幸福這樣一種趨向,來決定贊成還是反對這種行為。如果該當事人是一個特定的人,那么功利原則就是旨在增進該人的幸福,如果該當事方是社會,那么功利原則便關注該社會的幸福。如果組成社會的個人是幸福和美滿的,那么整個國家就是幸福和昌盛的,而政府的職責就是避苦求樂來增進社會的幸福。他還認為功利原則應當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功利論是所有美德的檢驗器與標準,道德所希望的不就是對于任何一個人自己或對其他人有害的快樂的限制嗎?現(xiàn)在,這正是功利性的基本原則。功利主義的另一代表人物穆勒則將功利主義的幸福歸納為感官、智力、情感與想象以及道德情操的多方面結合產(chǎn)生的幸福感,他認為功利主義的幸福應當是利他的而非利己,因為它的理想是所有相關之人的幸福.從上述論斷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功利主義原則應當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以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即社會整體幸福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任何只追求單一或者少數(shù)幾個主體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視整體利益的行為都是與功利主義原則的本質含義相違背的。
3、功利主義在我國立功制度中的狹隘化。按照邊沁對功利主義的定義,有學者認為一個立功行為應當存在著四個利益相關當事人的幸福,即犯罪分子期望受到寬大處理的功利、被害人要求加害人得到應有懲罰的功利、司法機關低成本高效率打擊犯罪的功利、社會其他合法利益不致再受傷害且被有效促進和保護的功利。從應然性角度來講,刑法按照功利主義原則為基石所建立的立功制度,應當在科學平衡中實現(xiàn)上述四個利益相關當事人的幸福的最大化,對任何一方利益的遺忘或考慮不周都將成為立功制度的短板。但從目前我國立功的單一認定標準來看,我國刑法上的立功制度并沒有完全考慮到被害人和社會整體秩序作為立功行為相關當事人的幸福,僅考慮到司法機關和犯罪分子這兩個相關當事人的幸福,其中司法機關所需求的幸福則又被作為第一要素重點突出,政府的利益被最大化.從本質上看,這樣的立功制度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司法機關低成本高效率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的幸福需求,而給予犯罪分子實現(xiàn)受到寬大處理的幸福的機會。這種只追求單一或者少數(shù)幾個主體的利益最大化的立功制度是功利主義思想被嚴重狹隘化的體現(xiàn),已經(jīng)偏離了功利主義原則的本質要求。由于功利主義的狹隘化,過分強調司法機關的幸福,沒有真正考慮到所有相關當事人的最大幸福,導致立功在司法實踐中過多的表現(xiàn)為司法機關與犯罪分子兩者之間為了實現(xiàn)各自的功利,以刑罰為對象進行相互交易的行為。片面地重視立功行為有效性的單一化認定標準,已經(jīng)成為制約立功制度發(fā)揮功效的短板。
-
建立我國憲法宣誓制度的理論基礎
122人看過
-
我國刑法累犯制度應引入立功從寬原則
354人看過
-
我國立功制度立法的缺陷
132人看過
-
我國刑法中的立功制度
150人看過
-
自認制度的理論基礎
448人看過
-
立功的制度
68人看過
-
一制度的基本功能廣西在線咨詢 2022-10-31在我國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是最基層的養(yǎng)老保險,同時也是覆蓋范圍最廣的。預計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將覆蓋國內一半以上的人口,這也是我國為什么要通過立法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主要原因?;攫B(yǎng)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可以讓廣大勞動者通過繳納社會保險費,而在退休后領取養(yǎng)老金,能夠保障基本的生活?;攫B(yǎng)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勞動力群體的正常更替,當老年人年老退休時,新成長起來的勞動力能夠順利就業(yè),這
-
-
立功制度是什么?如何才算是立功?青海在線咨詢 2022-07-17立功制度是指犯罪人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的情形。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對具有立功表現(xiàn)的犯罪人,可以分別以下三種情形處理: (一)犯罪人有一般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這里的一般立功表現(xiàn),根據(jù)前引司法解釋第5條的規(guī)定,是指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發(fā)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經(jīng)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
-
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山西在線咨詢 2022-02-14根據(jù)法理學的理論,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1、三權分立理論;立法權與司法權的相互制約,防止法院任意定罪。2、心理強制說,基本含義是罰與違法的精神動向相聯(lián)系必須借助于一定的中介,這就是公民對痛苦與犯罪不可分的確信。而建立痛苦與犯罪不可分的確信的唯一途徑就是用法律進行威嚇。這樣試圖犯罪的人不管它具有何種犯罪動向,都面臨著刑罰的威嚇,就會因該種威嚇而不敢實施任何犯罪,從而達到國家預防犯
-
立功的量刑原則怎么處罰,我朋友犯罪又立功的那種澳門在線咨詢 2023-09-28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經(jīng)查證屬實;阻止他人犯罪活動;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 具有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xiàn)的(例如被收押期間獲得發(fā)明專利或者在突然重大自然災害時積極參與搶險災),應當認定為有立功表現(xiàn)。 重大立功表現(xiàn): (1)犯罪分子有檢舉、揭發(fā)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jīng)查證屬實; (2)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線索,經(jīng)查證屬實; (3)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協(xié)助司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