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的界定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20 20:52:00 141 人看過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的界定

1、行為人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著手實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屬于預備形態(tài)的中止。當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中止犯罪行為的,是犯罪實行形態(tài)的中止。例如甲攜帶兇器去殺乙,路上遇到幾名治安聯(lián)防隊員,治安聯(lián)防隊員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來,甲內(nèi)心悔悟,打消了殺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著手實行殺人行為。甲的行為構成預備階段的中止。

2、實行階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實行過程中,自動地中止了實行行為。例如,甲在殺乙的過程中,見乙痛苦呻吟的慘狀,產(chǎn)生了憐憫之心,中止了殺人行為。甲的行為構成實行階段的中止。又如,甲攜帶兇器攔路搶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實施暴力,乙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聽便住手,還向乙道歉說:對不起,認錯人了。甲的行為屬于實行階段的犯罪中止。

二、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

1、停止的時間點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

2、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3、概念不一樣。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犯罪中止。

4、處罰不一樣。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17日 12:05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更多犯罪中止相關文章
  • 如何界定犯罪實行與預備
    二者的區(qū)分主要在于是否著手實行了犯罪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qū)分,但也有少數(shù)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qū)分存在一定難度。實行行為指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直接威脅或侵害某種具體社會關系而為完成某種犯罪所必需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刑法分則條文規(guī)定完成某種犯罪所必需的危害行為,即無此行為也就不能成立特定的犯罪。刑法分則正是根據(jù)各種具體犯罪的這一需要而在立法上總結歸納出各種具體犯罪得以成立的危害行為作為實行行為。其次,實行行為直接侵犯或威脅某種具體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直接作用于特定的犯罪對象,這些都是實行行為最為鍵的特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兩者雖然彼此依賴,前后遞進,但有著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1)二者存在的目的不同。預備行為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犯罪的實行創(chuàng)造條件,而實行行為的目的則是為了通過犯罪的實行來完成犯罪,二者雖然在目的上都圍繞著完成犯罪這一點目標,但具體內(nèi)容及其方向性上是不同
    2023-04-02
    359人看過
  • 預備犯是不是犯罪中止
    預備犯不是犯罪中止,是預備階段的未遂。《刑法》第二十二條【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三者的關系這三個是處于不同的犯罪狀態(tài)犯罪預備是為了實行犯罪行為之前準備工具、為實行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重點是“著手”之前;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了,也有了實行行為,但是由于主觀以外的原因使得想要的犯罪結果沒有實現(xiàn);(重點是已經(jīng)著手了,但是由于其他狀況使得犯罪結果未得逞。)犯罪中止是在實行行為中,以為能夠?qū)崿F(xiàn)犯罪目的但不想實現(xiàn)從而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為(主要從主觀上看)。當然有時犯罪中止還要求阻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qū)別于是否實行了行為;犯罪未
    2023-08-02
    498人看過
  •  "犯罪預備中止:判刑與否的疑問"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情形。對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中止犯罪,法院通常會從輕或免除處罰。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犯罪預備的中止屬于中止。對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中止犯罪,法院通常會從輕或免除處罰。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情形。如何判斷犯罪預備是否中止?犯罪預備是指在實施犯罪行為前,為了犯罪而進行準備工作的人。對于犯罪預備,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中止犯和未遂犯的概念,同時規(guī)定了犯罪預備的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情形。判斷犯罪預備是否中止,需要考慮犯罪預備所處的具體情形以及其行為與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的區(qū)別。一般而言,犯罪預備在實施犯罪行為前,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而犯罪預備在犯罪實行終了前,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可
    2023-11-04
    162人看過
  •  區(qū)分預備犯罪與犯罪中止:能否有效避免犯罪?
    根據(jù)《刑法》的相關條款,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人;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人。對于預備犯和中止犯,法律分別規(guī)定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根據(jù)《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屬于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預 備 犯 罪 與 犯 罪 中 止 的 界 限 : 如 何 判 斷 是 否 構 成 犯 罪 預 備 ?預備犯罪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這兩者的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如果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則可以認定為犯
    2023-09-13
    228人看過
  • 預備犯罪的中止犯如何處罰?
    一、預備犯罪的中止犯如何處罰?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tài),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qū)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換言之,中止行為之前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是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jù),中止行為本身屬于刑法所鼓勵的行為,是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的根據(jù)。二、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的認定是怎樣的?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1、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2、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
    2023-04-28
    366人看過
  • 怎樣才算犯罪未遂?它與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的區(qū)別
    犯罪預備: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我國刑法學界認為這只是對犯罪預備行為的描述,并非犯罪預備的概念。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及有關刑法理論,犯罪預備形態(tài),是指行為人為實施犯罪而開始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行為的犯罪停止形態(tài)。犯罪未遂: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未遂的特征:(1)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犯罪行為進入了實行階段。(2)犯罪未得逞。通常表現(xiàn)為沒有發(fā)生犯罪結果,但并不是凡是發(fā)生了犯罪結果的都是犯罪已經(jīng)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我國《刑法》第23條規(guī)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情形。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時間性、中止的自動性、中止的客觀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個特征
    2023-06-11
    211人看過
  • 犯罪預備與預備中止該應該怎樣區(qū)分
    一、犯罪預備與預備中止該應該怎樣區(qū)分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犯罪中止。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3、停止的時間點不同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4、停止的原因不同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二、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根據(jù)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可以
    2023-04-20
    453人看過
  • 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界限:辨析與分析
    是否已“著手”實行犯罪是犯罪未遂與預備犯區(qū)別的根本標志。預備犯是“準備實行犯罪”,由于遭到意志以外原因的阻止,未能開始實行犯罪。犯罪未遂在時間上是“已開始實行犯罪”。由此可見,正確區(qū)別是“準備實行犯罪”還是“開始實行犯罪”,對正確認定預備犯還是犯罪未遂十分關鍵。通俗地講,也可以把預備犯視為預備過程的“未遂”,或未能進行到著手(實行犯罪)程度的“未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中止的區(qū)別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缎谭ā返诙龡l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023-07-08
    179人看過
  • 犯罪預備中止有沒有罪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犯罪未遂與既遂、中止的區(qū)別是什么犯罪未遂與既遂、中止的區(qū)別是:1、概念不同。犯罪既遂:指犯罪分子對某一特定犯罪規(guī)定的全部構成要件已經(jīng)完成的行為;犯罪未遂:犯罪已經(jīng)開始實施,因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對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的,是犯罪中止。不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2、責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追究刑事責任;
    2023-03-14
    327人看過
  • 犯罪中止是否包含預備犯
    犯罪中止不包含預備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一、重大犯罪中止會判幾年視具體情節(jié)而定,犯罪中止依然是犯罪。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實行行為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二、如何認定是強奸未遂中止實行強奸行為的當事人,若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即為犯罪未遂;其自動放棄犯罪或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即構成犯罪中止。我國《刑法》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三、準備綁架他人但是沒有實施算什
    2023-03-14
    378人看過
  • 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階段的處罰是一樣的嗎?
    一、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階段的處罰是一樣的嗎?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階段的處罰是不同的,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區(qū)別:1、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jīng)正式開始實施犯罪。犯罪預備則是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2、停止的時間點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二、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的認定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1、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2、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xù)實施
    2023-04-28
    326人看過
  • 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犯罪中止包括哪些情況
    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處于犯罪準備階段,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都事實了犯罪行為,但是沒有達到犯罪目的,屬于沒有完成犯罪。犯罪中止包括自動放棄犯罪以及因防止犯罪措施有效導致犯罪中止這兩種。一、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犯罪未遂、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如下:犯罪預備是為了實行犯罪行為之前準備工具、為實行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重點是著手之前;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了,也有了實行行為,但是由于主觀以外的原因使得想要的犯罪結果沒有實現(xiàn);(重點是已經(jīng)著手了,但是由于其他狀況使得犯罪結果未得逞。)犯罪中止是在實行行為中,以為能夠?qū)崿F(xiàn)犯罪目的但不想實現(xiàn)從而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為(主要從主觀上看)。當然有時犯罪中止還要求阻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qū)別于是否實行了行為;犯罪未遂與中止主要區(qū)別于主觀狀態(tài),未遂是想達而未能,中止是能達而不欲。在進行了犯罪準備,而后放棄了著手實行的,應當認定為中
    2023-06-05
    262人看過
  • 有犯罪中止還構成犯罪預備嗎
    一般來說犯罪中止是可以構成犯罪預備的,這個犯罪預備也是犯罪中止中的一個情況,如果自己在犯罪的過程中良心發(fā)現(xiàn),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害,就停止了的話,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jīng)正式開始實施犯罪。一、非法經(jīng)營罪可以犯罪中止嗎非法經(jīng)營罪,是指未經(jīng)許可經(jīng)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chǎn)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jīng)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jīng)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qū)崿F(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
    2023-03-28
    239人看過
  •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分,犯罪預備認定標準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分1、概念不同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特征表現(xiàn)為:一是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這是區(qū)別于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要標志;如行為人是故意殺人,其舉刀或掏刀的行為便是著手。當然,行為人實施的犯罪實行行為必須已實際指向犯罪對象,必須表現(xiàn)行為人的行為意圖,同時要給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的現(xiàn)實威脅;二是犯罪未得逞,即還未完成某一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全部構成要件;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導致。犯罪預備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其特征表現(xiàn)為:一是行為人必須有實施某種犯罪的直接故意,其目的是為了給實施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二是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了某種犯罪的預備行為,如為殺人而買刀、制造炸彈等;三是行為人尚未著手實施犯罪實行行為,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既遂形態(tài)的主要標志;四是行為人尚未實施犯罪實行行為,是由于行為人自身意志以外
    2023-04-12
    419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犯罪中止構成犯罪,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關咨詢
    • 如何界定刑事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
      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0-26
      犯罪預備的中止標志著犯罪人實行對應犯罪的犯意消滅,但是犯罪人并不當然停止犯罪,在一種犯罪預備階段發(fā)生犯罪中止后,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在這兩種階段當中均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當出現(xiàn)了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階段分為犯罪預備階段和犯罪實行階段。二是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xù)實施犯罪:一是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
    • 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定罪嗎?是屬于犯罪預備還是犯罪中止
      山東在線咨詢 2022-08-06
      犯罪預備階段存在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兩種停止形態(tài)。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犯罪行為未著手,是犯罪預備。主觀放棄而未著手,是犯罪中止。根據(jù)此案件的特征,判斷為犯罪中止。
    • 預備犯罪與犯罪中止的聯(lián)系是什么?
      遼寧在線咨詢 2021-10-15
      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聯(lián)系是都是屬于一種犯罪的行為,犯罪預備,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我國刑法學界認為這只是對犯罪預備行為的描述,并非犯罪預備的概念。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及有關刑法理論,犯罪預備形態(tài),是指行為人為實施犯罪而開始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行為的犯罪停止形態(tài)。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犯罪預備具備以下特征:
    • 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界定是什么?
      甘肅在線咨詢 2023-05-19
      犯罪預備是有犯罪動機,是犯罪前基本條件,包括準備工具,順序計劃等但沒有實施犯罪。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發(fā)生動作的過程,但沒有達到犯罪的目標或部分目標。區(qū)別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主要有以下兩點: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
    • 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中止能立案嗎?
      青海在線咨詢 2022-12-09
      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構成犯罪。 根據(jù)《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