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利益損失的計算公式基本是:可得利益損失賠償額=可得利益損失總額-不可預見的損失-擴大的損失-受害方因違約獲得的利益-必要的成本。
一、公司簽合同違約怎么辦
公司簽合同違約,守約方可以要求按照合同繼續(xù)執(zhí)行合同約定,或者要求違約方解除合同并支付違約金。對于違約方確確實實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因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預期可得利益損失。雙方都同意解除合同時,違約方直接賠償經(jīng)濟損失即可。
二、買賣房屋賣方違約怎么辦
買賣房屋賣方違約的,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xù)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并要求買方賠償因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具體如下:
1、合同中有違約條款的,按違約條款處理;
2、沒有違約條款的,賠償買受人因房屋差價損失、轉(zhuǎn)售利益損失等可得利益損失。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三、合同解除如何賠償
1、協(xié)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xié)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xié)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fā)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3、解除只向?qū)戆l(fā)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
違約損害賠償損益相抵可得利益損失賠償咋計算
188人看過
-
利益損失計算對違約賠償?shù)挠绊?/a>
62人看過
-
損失賠償計算方法及可得利益解析
463人看過
-
損失賠償與利益可得
110人看過
-
違約損害賠償中可得利益損失能不能被支持
491人看過
-
如何計算違約損失并進行賠償
476人看過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 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 更多>
-
可得利益的計算,可得利益的損失?湖南在線咨詢 2022-10-26一.可得利益的計算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對合同已履行的部分,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quán)要求賠償損失。問題在于,此處的損害賠償范圍是什么,是否包括因債務不履行而產(chǎn)生的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案例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對合同已履行的部分,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quán)要求賠償損失。問題在于
-
可得利益損失賠償怎么計算,法律上該如何規(guī)定山東在線咨詢 2023-09-18對于受害人所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數(shù)額賠償應當按照以下規(guī)定計算:確定受害人因違約行為的發(fā)生遭受了哪些可得利益損失;確定受害人所遭受的可得利益損失中,哪些是違約方在訂約時可以預見的;確定受害人是否因違約而獲有利益,如果有,則應從損失中扣除;確定是否存在受害人沒有采取合理減損措施而導致?lián)p失擴大的情形。
-
合同可得利益損失包括哪些內(nèi)容,可得利益損失怎么計算天津在線咨詢 2022-10-26一、合同可得利益損失包括哪些內(nèi)容違約行為通常導致可得利益損失。根據(jù)交易的性質(zhì)、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傻美鎿p失主要包括生產(chǎn)利潤損失、經(jīng)營利潤損失和轉(zhuǎn)售利潤損失等類型。 1、生產(chǎn)設備和原材料買賣合同違約中,因出賣人違約而造成買受人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于生產(chǎn)利潤損失。 2、承包經(jīng)營、租賃經(jīng)營合同以及提供服務或勞務的合同中,因一方違約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屬于經(jīng)營利潤損失。 3、先后順序買賣合同中,因原合同出賣
-
-
如何確定期待利益,可得利益損失賠償有哪些?河南在線咨詢 2022-10-30一.如何確定期待利益我們認為,主要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1.期待利益必須是基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上的期待,而不是基于合同可能達成的期待。對后者,如有過錯,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2.期待利益并非基于締約時的希望,而是基于如果合同得到履行對他而言所具有的價值,它是基于履行時的情況而不是基于締約時的情況。3.一般說來,至少一方當事人的期待利益代表了合同對他而言而不是對某通情達理的第三人而言的實際的價值,因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