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立案時間是哪個法律法規(guī)
沒有具體規(guī)定多長時間公安機關必須立案,如果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機關應當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予以答復,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予以立案。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fā)現(xiàn)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fā)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jié)、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qū)徖砘顒觼斫鉀Q。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fā)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jīng)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fā)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jīng)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jīng)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立案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但是卻有相關的立案條件,立案必須具備以上兩個條件才能成立。
二、刑事案件立案需要幾天
刑事案件多久立案一般是看公安機關或者檢察院的審查速度,實際情況中,通常是在七日以內(nèi)決定,有重大、復雜線索的案件可延長至三十日。需要結合案件本身情況來判斷。
三、審理案件的規(guī)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陌讣?,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戆讣?,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審結?!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nèi)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nèi)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并注明收到日期。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對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第七條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內(nèi)補正。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nèi)補正的,人民法院決定是否立案的期間,自收到補正材料之日起計算。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nèi)沒有補正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堅持起訴、自訴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經(jīng)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間內(nèi)不能判定起訴、自訴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應當先行立案。因此,如今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應該是在當場就告知對方是否立案。但有特殊情況的話,就需要特殊處理。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戆讣膶徬逓?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nèi)不能審結,轉(zhuǎn)為普通程序繼續(xù)審理。
-
刑事案件關多長時間判刑,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
443人看過
-
2024刑事案件立案后律師介入案件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80人看過
-
刑事案件立案時間規(guī)定:從受理到立案的時限
483人看過
-
刑事案件立案時間和受理時間
88人看過
-
法律規(guī)定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情況
140人看過
-
刑事案件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立案
153人看過
刑事立案作為刑事訴訟開始的標志,是每一個刑事案件都必須經(jīng)過的法定階段,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種職權,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立案。 其作用是為了準確、及時地揭露和懲罰犯罪 ,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 更多>
-
刑訴法規(guī)定刑事案件是哪些時候立案山西在線咨詢 2023-08-08刑事案件應當在二十四小時立案,特殊或者重大刑事可以延長到三十天。刑事案件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fā)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
法院自訴案件的時間,法院刑事自訴事件立案的時間遼寧在線咨詢 2022-06-18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nèi)決定是否立案。重大、復雜線索,經(jīng)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jīng)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
刑事案件立案后律師介入案件的法律規(guī)定?貴州在線咨詢 2022-06-25刑事訴訟中,律師的義務是依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對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利的相關證據(jù),以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利。具體地說,律師的權利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qū)彙I婕皣颐孛艿陌讣?,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應當?jīng)偵查機關批準;二是受委托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
-
新刑法中刑事案件沒有立案的時間是否有效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2-08-16公安機關偵查辦案部門接受案件時,應當制作《接受刑事案件回執(zhí)單》交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并迅速針對受理的案件開展初查工作。如果是案情比較復雜等原因,公安機關需要較長時間開展初查工作。期間,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查詢立案情況的,公安機關應當隨時告知。對于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7日內(nèi)送達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依法應當移送其他機關管轄的,應當制作《移送案件通知書》,在7日內(nèi)送達
-
刑事訴訟法中的時效是多久,刑事案件的受案與立案的時間是多長時間安徽在線咨詢 2022-03-06(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jīng)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