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與否尚未確定,須經(jīng)過補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內(nèi)不予補正則視為無效的合同。
1.效力待定合同已經(jīng)成立,其效力不確定,它既非有效,也非無效,而是處于懸而未決的不確定狀態(tài)之中,既不同于有效合同,也不同于無效合同,也有別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2.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確定,取決于享有追認權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內(nèi)的追認。
3.效力待定合同經(jīng)追認權人同意后,其效力確定地溯及于行為成立之時。效力待定合同經(jīng)追認權人拒絕后,自始無效。
4.效力待定合同的主體特殊。因此,應當區(qū)分不予追認的情形,如合同約定多少日內(nèi)不予答復的視為認可,則合同有效。相反,如約定多少日未答復的,視為拒絕追認,則合同無效。
合同效力的認定待定的情形
合同效力認定待定的情形有如下4項: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2.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
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
4.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訂立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jīng)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合同的效力待定的適用條件,效力待定的合同追認期是多長時間
126人看過
-
待定合同效力的追認問題
435人看過
-
未經(jīng)追認的合同效力是怎樣的
107人看過
-
效力待定合同在追認前的效力狀態(tài)無效還是有效
299人看過
-
未簽署正式合同,如何保障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認
343人看過
-
合同終止效力待定的合同才追認有效嗎
476人看過
確認合同無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從而損害國家利益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 更多>
-
2022年民法典效力待定合同追認后是不是有效合同福建在線咨詢 2023-01-03是。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jīng)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
-
效力待定合同追認的主要方式,效力待定合同追認的時間廣東在線咨詢 2022-10-26一、效力待定合同追認的方式追認的表示應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為人作出,因而,對第三人或行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同意表示,不能視為追認。就具體方式而言,追認可以采用明示方式亦可采用默示方式。一般說來,被代理人應以明示的方式予以追認,如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方法直接進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表明被代理人的意思即可,但法律規(guī)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追認也可以用默示方式。默示分為作為(特定行為)和不作為(默示
-
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認定,怎樣追認效力待定合同?江西在線咨詢 2022-11-01一、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認定效力待定合同不同于其他合同的最大特點在于:此類合同須經(jīng)權利人的承認才能生效。所謂承認,是指權利人表示同意無締約能力人、無代理權人、無處分權人與他人訂立有關合同。同意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無須相對人的認可即可發(fā)生法律效力。權利人的承認與否決定著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在權利人尚未承認以前,效力待定合同雖然已經(jīng)訂立,但并沒有實際生效。所以,當事人雙方都不應作出履行,尤其是相對人如果知
-
合同不追認是不是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了河北在線咨詢 2022-08-27根據(jù)規(guī)定未經(jīng)依法追認的效力待定合同,當然無效。經(jīng)依法確認后,該合同有效。拒絕追認的,。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nèi)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效力待定合同中被追認的效力是什么,效力待定的合同有哪些具體情形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051.行為人必須以本人的名義實施了民事行為 效力待定行為的本質(zhì)就是行為人代表本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若行為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民事活動,則不存在追認問題。 2.本人必須具備行為能力 對效力待定行為進行追認時,本人必須具備行為能力。這不僅指本人在追認時必須具備行為能力,而且本人在實施民事行為時,也必須具備行為能力。 3.被追認的行為必須具備合法性 被追認的效力待定行為必須是合法行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