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后幫助交通肇事者逃逸
趙xx因運輸樹木需兩輛車,自己駕駛一輛農(nóng)用車拉樹木在前方行使,另雇用劉xx一輛無牌農(nóng)用車并由劉xx自己駕駛在后面行使。趙xx、劉xx駕駛的車上裝載樹木并超寬行使至天下第二路處,與對面許xx駕駛一輛摩托車相遇。許xx與前面趙xx駕駛的車輛會車后,與后面劉xx駕駛的農(nóng)用車相撞,使許xx當場撞在地上。趙xx在前方發(fā)現(xiàn)后面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便停車來到出事地點。劉xx告訴趙xx將人撞死。后王將許xx駕駛的摩托車和許xx本人移到路邊,并開車先走,劉xx隨后也駕車逃逸,離開現(xiàn)場。當?shù)厝罕姲l(fā)現(xiàn)交通事故后追趕兩人,并將趙xx、劉xx扭送到公安機關。案發(fā)后趙xx和劉xx接受詢問時,均不承認是誰先提出離開現(xiàn)場。在此案處理中,對于劉xx駕駛車輛,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定性無可非議,但對趙xx如何定性存有爭論。
二、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本文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應構成窩藏罪。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而作為本案,被告人劉xx交通肇事的行為是過失犯罪,被告人趙xx窩藏的行為是故意犯罪,顯然二者主觀上沒有共同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共同行為。因此二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根據(jù)我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的規(guī)定,劉xx在本案中的行為是交通肇事的過失犯罪,應按交通肇事罪論處;趙xx實施的行為是窩藏的故意犯罪,應按窩藏罪論處。
(二)窩藏罪是指為犯罪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與幫助其逃匿之間不是列舉與概括的關系,更不是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的關系,而是并列關系,是指為了避免司法機關發(fā)現(xiàn),逮捕而提供藏匿的場所、資金,協(xié)助其逃走的一切方法。換言之,幫助犯罪人的逃匿的方法行為,不限于為犯罪人提供隱藏處所或財物。窩藏行為的特點是增加司法機關開展有效司法活動的難度,妨礙司法機關發(fā)現(xiàn)犯罪的人。趙xx客觀方面實施了幫助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劉xx逃跑的行為;主觀方面趙xx目睹了交通事故全過程,明知劉xx是交通肇事的犯罪人,出于怕承擔法律責任的動機,為達到使劉xx逃避法律責任,從而其本人作為雇主企圖逃避民事責任的目的,以自己的行為幫助劉xx逃跑,其行為完全符合窩藏罪的構成要件。至于趙xx不承認自己言語上指使劉xx逃逸,不影響本案的定罪。因為指使肇事逃逸內(nèi)容不僅語言,還有行為。結(jié)合本案,劉xx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趙xx將許xx駕駛的摩托車和許xx本人移到路邊,并開車先走??梢哉f明兩個問題。一是由此認定趙xx的行為已具有慫恿肇事劉xx逃逸的條件;二是盡管司法機關找其談話,趙xx不承認是自己言語上指使劉xx逃逸,事實上趙xx將許xx駕駛的摩托車和許xx本人移到路邊,并開車先走等行為,可以認定趙xx以自己的行為指使劉xx逃逸。
(三)本案趙xx不屬于《解釋》中確定主體適用范圍,不應對《解釋》中適用的主體做擴大解釋?!督忉尅返南嚓P規(guī)定,特別是對主體僅限制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有不合理的地方。在具體交通肇事的情況下,對于其他人指使或幫助他人逃逸的人完全沒有辦法處理,不利用對這方面犯罪行為的打擊,應對趙xx以窩藏罪追究其法律責任。
-
哪些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496人看過
-
交通事故后如何幫助肇事者賠償
460人看過
-
交通肇事后棄車逃逸算是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嗎
241人看過
-
造成交通事故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一次記幾分,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257人看過
-
幫助交通肇事者“出謀劃策”構成何罪
322人看過
-
這種情況下的逃逸行為構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112人看過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
交通事故后何種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陜西在線咨詢 2023-12-17交通事故后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具體如下: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xiàn)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
幫助朋友交通肇事逃逸,有關幫助交通肇事者逃逸該怎么處罰貴州在線咨詢 2022-07-04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2.有共同故意犯罪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對交通肇事罪的規(guī)定有故意犯罪內(nèi)容。其中規(guī)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結(jié)果加重行為,就是故意犯罪。發(fā)生交
-
交通肇事逃逸幫助犯如何判刑?浙江在線咨詢 2022-06-05交通肇事逃逸幫助犯會受到處罰。《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guī)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
交通肇事后逃逸以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條件是?福建在線咨詢 2021-09-28《解釋》中“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但情節(jié)輕微,或負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chǎn)損失等,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這種情況下,行為人若主觀上認為后果嚴重,自己已構成犯罪,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應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因為刑法僅處罰那些具有嚴重社會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肇事逃逸嗎,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及行為是怎樣的福建在線咨詢 2022-02-05不構成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 1、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 2、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xiàn)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xiàn)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jié)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jié)加重犯。構成該情節(jié)加重犯,首先要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