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被騷擾嚴重影響當事人生活的,可以報警求助,由警方對行為人進行警告、處罰。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一、打電話打騷擾了會不會犯法
打電話騷擾別人不算是犯法,但是打電話騷擾別人是違法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能會被拘留或者罰款,具體如下: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有以下行為之一的,處5天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天以上10天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撥打騷擾電話屬于該條款中的“其他信息”,騷擾三次以上算是“多次”,屬于違法行為。
二、拿刀威脅他人犯不犯法
拿刀威脅他人犯法。
1、拿刀威脅他人屬于對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脅。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處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2、拿刀威脅他人可能構成的刑事犯罪主要包括搶劫罪、敲詐勒索罪、搶奪罪等。拿菜刀威脅他人未造成人身損害的,是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給予行政拘留、罰款等的處罰。行政拘留的期限必須在一日以上,二十日以下。
三、被私闖民宅者侮辱名聲的如何處理
被私闖民宅者侮辱名聲的,受害者應當報警處理。行為人的行為同時構成了私闖民宅和侮辱他人,如果尚未構成犯罪的,則對私闖民宅的行為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侮辱他人的行為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如果侮辱他人情節(jié)嚴重,且私闖民宅行為也構成犯罪的,則行為人同時構成了非法侵入住宅罪和侮辱罪,兩罪并罰,具體怎么量刑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
-
接到多少個騷擾電話可以報警
331人看過
-
可以報警嗎別人騷擾我的家人
387人看過
-
騷擾電話多少次算騷擾
100人看過
-
接到同一個號碼的多少次騷擾可以報警處理
233人看過
-
惡性騷擾可以報警么?
345人看過
-
我被前男友騷擾,最終報警處理
456人看過
報警指因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損失而通過電話、網(wǎng)絡、信件等方式向警方報告危急情況或發(fā)出危急信號。一般情況下,你所報警的內容只要是法定范圍內的應當受理的警情,報警都會產生作用,所以你必須清楚你所報的事件是否屬... 更多>
-
前夫每天喝酒騷擾能報警嗎海南在線咨詢 2022-01-121,既然已經離婚前夫每天晚上喝酒來騷擾你,你可以及時向警方報案處理; 2,離婚約定給的財產不按時支付,你可以向法院起訴確權,然后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3,孩子判歸你撫養(yǎng),你有權要求你前夫支付孩子的撫養(yǎng)費,他不支付的,你可以向法院起訴,然后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4,你可以將戶口遷出,或者開具戶籍證明,也可以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
-
不知道被幾次騷擾電話可以報警廣西在線咨詢 2021-10-21利用打電話的形式,騷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其行為是違法的,只要達到三次以上,受害者就可以報警,要求公安機關依法查處。舉報時,提供對方的電話號碼、錄音、電話清單等即可。
-
2022年樓上擾民報警三次可以拘留嗎山東在線咨詢 2022-12-01擾民行為是可以報警處理的,如果情節(jié)嚴重,可能會罰款甚至拘留處罰?!董h(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有相關的規(guī)定: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qū)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qū)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shù)毓矙C關的規(guī)定,在城市市區(qū)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
-
-
有多少最嚴重的騷擾信息可以報警?香港在線咨詢 2022-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另外,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其在法院判決生效后再犯,輕則受到法院的司法處罰,重則涉嫌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