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約定違約金,也可以主張違約金。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及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之規(guī)定,損失賠償不是必然要約定的,如合同中未約定損失賠償,但,違約方給守約方造成損失的,仍應當賠償。對于金錢給付義務中,因遲延支付,最直接也最易被預見的應當就是利息損失,即該筆款項被占用后,債權人無法進行存款獲取利息收入等增值行為,或債權人因急用該筆資金未得而不得不向第三人借款而必須支付利息。
如果合同主體約定了違約金的具體數(shù)額,應按約定數(shù)額給付違約金;如果合同主體約定了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應按約定方法計算違約金;如果合同主體只約定了違約金,但沒有約定具體數(shù)額,也沒有約定計算方法,則視同無約定,并按照未約定情形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認定違約金不能僅局限于"違約金"三個字眼,如果有“滯納金”、“賠償金”,甚至是“罰款”等約定時,且從合同全文分析符合民法典中對違約金的規(guī)定,就應遵從當事人的真實意愿,按照違約金進行處理。
雖然法律授予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權利,但基于我國違約金以賠償性為主?!睹穹ǖ洹返谖灏侔耸鍡l第2款同時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奔串敽贤斒氯苏J為約定違約金過高時,可以請求法院依法核減;法院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違約金是否過高進行釋明。
-
買賣雙方應怎樣明確約定違約責任
438人看過
-
買賣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劃分,買賣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121人看過
-
未明確合同責任范圍是否可主張違約責任
126人看過
-
合同中未明確違約責任的解決方法
242人看過
-
當合同未明確違約金或違約責任時,如何維權?
444人看過
-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一定要明確雙方違約責任
389人看過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責任中一種重要的形式,違約責任不同于無效合同的后果,違約責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存在為前提的。違約責任也不同于侵權責任,其可以由當事人在訂... 更多>
-
明確保管合同違約責任西藏在線咨詢 2022-10-11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兩種:寄存人違約責任和保管人違約責任。寄存人未履行告知義務對保管人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保管人未盡到保管義務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買賣雙方應該怎么明確約定違約責任福建在線咨詢 2022-12-04房屋買賣雙方應明確約定如下違約責任: (1)賣方向買方交付房屋即通知買方入住時,應達到雙方約定的基本入住條件,入住日期按雙方約定的一定期限順延,該期限內(nèi)賣方應達到入住條件;否則視為違約、賣方逾期交房。 (2)賣方行為已構成逾期交房的,每逾期一日按房價款的一定比例(如萬分之三)作為違約金,直到賣方實際交付之日止,逾期超過一定期限的(如3—6個月),則買方有權解除合同,賣方除應向買方退還房價款本息外還
-
未明確違約責任條款的合同是否有效?重慶在線咨詢 2024-11-10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具備以下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有效的: 1.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實; 3. 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這意味著,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那么該合同仍然有效。不過,即使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當事人仍然需要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且他們的意思表示需要真實,并且不能違反法律強制規(guī)定和公序良俗。
-
在合同中未明確違約責任處理方式時寧夏在線咨詢 2024-11-11違約責任是指在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時,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責任中的一種重要形式,不同于無效合同后果。有效的合同是違約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同時,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也存在區(qū)別,違約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事先約定,屬于一種財產(chǎn)責任。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仍可以主張賠償。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應
-
在合同中未明確違約金條款,能否主張違約責任?貴州在線咨詢 2024-11-11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和第五百八十三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如果未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則可以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主張違約責任。具體而言,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他或她有責任采取必要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包括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如果采取這些措施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則對方可能有權要求進一步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