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欺詐客戶是指證券經營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義務時實施的故意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的行為。例如:**公司挪用客戶的保證金,或者**公司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這都屬于欺詐客戶。
擁有客戶,才可能欺詐客戶。在證券市場中,承銷商、經銷商、兼營經紀和自營的證券商、投資咨詢公司及其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證券發(fā)行、流通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于是就形成了與投資者的不同利益關系:它們可以是證券經營機構在承銷證券業(yè)務與潛在的投資者發(fā)生的買賣關系;也可以是證券經營機構作為經濟人,接受投資者的委托買賣證券時所發(fā)生的特殊代理關系等。而欺詐客戶的動機恰恰暗含在這些利益關系中。
與其它證券欺詐行為略有不同,欺詐客戶多發(fā)生于**公司與其客戶之間,因此多為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之競合。我國目前立法對欺詐客戶的民事責任之規(guī)定仍過于籠統(tǒng),還有待于在今后的立法中進一步細化之。
根據(jù)《證券法》的規(guī)定,**公司及其從業(yè)人員欺詐客戶的行為包括:(l)違背客戶的委托為其買賣證券;(2)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3)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賬戶上的資金;(4)私自買賣客戶賬戶上的證券,或者假借客戶名義買賣證券;(5)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6)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
欺詐客戶證券交易的民事責任是什么?
92人看過
-
證券公司欺詐客戶維權攻略
185人看過
-
證券常識:禁止欺詐客戶行為
170人看過
-
如何索償證券公司欺詐客戶
320人看過
-
證券公司欺詐客戶的情形有哪些?
352人看過
-
證券公司欺詐客戶怎樣索償呢
475人看過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當事人約定的不需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成立后,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當事人提前履行損害對方當事人利益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對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況下讓其進行賠付、承擔違約責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約定的違約責任如下: 1、要... 更多>
-
什么是證券欺詐客戶?河南在線咨詢 2023-06-12所謂欺詐客戶是指證券經營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義務時實施的故意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的行為。例如:證券公司挪用客戶的保證金,或者證券公司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這都屬于欺詐客戶。擁有客戶,才可能欺詐客戶。在證券市場中,承銷商、經銷商、兼營經紀和自營的證券商、投資咨詢公司及其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證券發(fā)行、流通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于是就形成了與投資者的不同利益關系:它們可以是證券經
-
證券欺詐客戶行為如何做山東在線咨詢 2022-06-11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買賣股票時,往往都會有專門的投資經理、投資顧問等經紀人進行交易指導,但有些經紀人出于盡可能獲取傭金、認識錯誤等原因,會誘導,甚至誘騙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以致很多投資者認為經紀人欺詐,要追究經紀人的法律責任。 證券欺詐客戶行為是指證券經營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義務時實施的故意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的行為。例如:證券公司挪用客戶的保證金,或者證券公司不在規(guī)定
-
證券欺詐客戶的形式有哪幾種?貴州在線咨詢 2023-06-121、違背指令違背指令指證券商違背客戶的交易指令為其買賣證券的行為。2、混合操作混合操作指證券綜合商將自營業(yè)務和經紀業(yè)務混合操作,即在有價證券交易中,證券綜合商一方面接受投資者的買賣委托充當投資者的受托人而代客買賣,另一方面又是投資者的相對交易人充當交易一方而自己買賣。3、不當勸誘不當勸誘指證券商利用欺騙手段誘導客戶進行證券交易。4、過量交易過量交易指證券商以多獲取傭金為目的誘導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
-
證券公司欺詐客戶怎樣索償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3-02-21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索償: 1、協(xié)商。投資者與證券公司就賠償事宜進行協(xié)商,是解決糾紛最好最快的方式。 2、委托律師進行磋商。與一般投資者相比,律師在談判經驗以及法律知識等方面都有明顯優(yōu)勢,且投資者聘請律師會給違法券商壓力,利于維權追償。 3、到法院起訴索償。這是投資者最后也是最有效的維權方式,協(xié)商不成時,建議及早讓律師到法院起訴維權。
-
證券公司欺詐客戶的行為有哪些-廣西在線咨詢 2023-02-24證券公司以及其從業(yè)人員欺詐客戶的行為包括: (1)違背客戶的委托為其買賣證券; (2)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3)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賬戶上的資金; (4)私自買賣客戶賬戶上的證券,以及假借客戶名義買賣證券; (5)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6)利用傳播媒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信息; (7)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