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是怎樣的呢?犯罪中止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徹底中止犯罪的意圖,即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是作為的方式,也可以不作為的方式。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和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刑法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qū)崿F(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zhuǎn)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xiàn)。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fā)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nèi)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對于犯罪中止的相關事項認定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犯罪事實的認定上,只要在存在合法的證據(jù)下才可以犯罪中止,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上存在異議的,或者不符合犯罪中止和既遂的適用時間的,那么是可以不予處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犯罪中止和中止犯的關系
321人看過
-
關于中止犯罪事實的量刑
176人看過
-
刑事中止名詞解釋
441人看過
-
關于犯罪中止會怎么判刑
335人看過
-
關于共同犯罪認定中止的相關問題
374人看過
-
盜竊中止屬于犯罪中止嗎
283人看過
-
名詞解釋:犯罪終止,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等相似的名詞的區(qū)別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07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犯罪未遂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二十三條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
-
哪些是犯罪中止,名詞解釋定義是?犯罪中止的詮釋是哪些?重慶在線咨詢 2024-09-01犯罪中止名詞解釋是這樣的:它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 犯罪中止有“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兩種類型。 一、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出于自身意志而放棄犯罪的行為,所謂出于自身意志,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身認識的主觀因素,而非出于非主觀因素的外在因素而自動放
-
法律講的關于犯罪犯罪中止處理遼寧在線咨詢 2023-06-16根據(jù)法律中的規(guī)定,要是認定行為人構成中止犯的,在處理上面需要區(qū)分是否造成了損害后果,不同的情況下對行為人的處理是不一樣的。其中,若沒有造成損害,則應當免除處罰。但要是造成了損害的話,也是應當減輕處罰的。
-
關于經(jīng)濟受賄罪的名詞解釋?貴州在線咨詢 2023-07-06刑法當中并沒有一個叫做經(jīng)濟受賄罪的罪名,一般是受賄罪根據(jù)《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
名詞解釋中的合同終止河北在線咨詢 2022-09-07是指因發(fā)生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的情況,使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終止。我國《》第九十一條規(guī)定了合同終止的幾種情形:(一)債務已經(jīng)按照約定履行;(二);(三)債務相互抵銷;(四)依法將標的物提存;(五)免除債務;(六)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七)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