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私了”與刑事案件“公了”及與與國外刑事制度方面的“辯訴交易”有著很大的不同。下面,我從刑事案件“私了”的概念本身,同時與刑事案件“公了”及國外刑事訴訟中的“辯訴交易”制度的比較中,分析刑事案件“私了”的特征。
1、程序性。
刑事案件“私了”是刑事案件的結(jié)案方式之一,當然,這種結(jié)案方式,與刑事案件的“公了”一樣,也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程序性應該是刑事案件“私了”的一個特征。
在司法實踐中,刑事案件的“私了”現(xiàn)象是存在的,但是,刑事案件的“私了”并沒有一定的程序可以遵循,都是各自行之。各國對刑事案件的“公了”都制定了刑事訴訟的程序法。但是各國都沒有對刑事案件的“私了”規(guī)定一定的程序。這是自然的,因為各國刑事法律沒有認可刑事案件的“私了”,當然也不可能對刑事案件的“私了”規(guī)定一定的程序。
如果各國刑事法律制度認可刑事案件的“私了”結(jié)案方式,制定刑事案件“私了”的程序法是題中之義。當然刑事案件“私了”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刑事訴訟法中。在刑事訴訟法中設立刑事案件“私了”的單獨篇章,使刑事案件的“私了”有法可依。這也許是現(xiàn)代刑事訴訟法的一個發(fā)展方向,是完善現(xiàn)代刑事訴訟法的重要方面。
程序性雖然不是刑事案件“私了”與刑事案件“公了”的重要差別特征之一,但是,刑事案件“私了”的程序性還是與刑事案件“公了”的程序會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說在程序的具體內(nèi)容上,是有很大差別的。
2、替代性。
刑事案件“私了”的替代性,是指刑事案件“私了”是以經(jīng)濟或者其他非經(jīng)濟性的補償(賠償)的形式來代替刑事處罰。
對于刑事案件,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是其主要特征,流行的刑事案件的“公了”,就是以侵害方承擔刑事責任來結(jié)案的。就是在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的同時,雖然也要追究侵害方的民事責任,但畢竟是以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為主,以追究侵害方的民事責任為輔。
但是,刑事案件的“私了”,是以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為主要特征的。既然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那么,是不是不追究侵害方的任何責任了呢不是的。而是以侵害方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損害,要承擔補償或者賠償責任,是以侵害方承擔這種補償或者賠償責任來代替其承擔刑事責任。
替代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經(jīng)濟形式即金錢形式來替代。就是侵害方對被侵害方給于一定的金錢賠償或者補償。
另一種是非金錢形式,就是侵害方對被侵害方返回財產(chǎn),或者終止阻礙行為,或者賠禮道歉等形式,來補償被侵害方受到的損害,或者安慰被侵害方。
3、自愿性。
刑事案件的“私了”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自愿性,就是當事人雙方愿意協(xié)商解決之間的糾紛,這種愿意完全是當事人雙方的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是沒有任何外來強制力的自愿,而且,這種自愿,不是當事人一方的自愿,而是雙方的自愿。
自愿性,不僅僅應該體現(xiàn)在是否同意“私了”,更應該體現(xiàn)在刑事案件“私了”的內(nèi)容上,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刑事案件“私了”的協(xié)商結(jié)果上,要使刑事案件“私了”的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當事人雙方一致的自愿意志。
自愿性,不僅是刑事案件“私了”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且也應該是刑事案件“私了”的一個重要原則,必須貫穿在刑事案件“私了”的全過程。
當然,這種自愿性,是在國家意志允許的范圍內(nèi)的自愿,不是隨心所欲,不是想“私了”就“私了”。
4、司法機關的尊重性(服從性)。
司法機關的尊重性(服從性),就是指在刑事案件“私了”的過程中,司法機關對當事人是否“私了”,怎樣“私了”,不應該有更多的干涉,更不應該起主導作用,不應該把司法機關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而只應該起一個輔助作用,應當尊重和服從當事人的意志,對于刑事案件的“私了”,應該是當事人說了算,正確一些說,是雙方當事人共同說了算,司法機關不應該說了算。就是說,在刑事案件“私了”中,是當事人的意志起主導作用,不是司法機關的意志起主導作用,司法機關應該尊重或者服從當事人的意志。
當然,說刑事案件的“私了”是當事人的意志起主導作用,不是說司法機關的意志就不起作用了。其實,在刑事案件的“私了”中,司法機關的意志還是可以起很大的作用的。如可以向當事人雙方提出“私了”的建議,可以提出“私了”的方案,供當事人參考,可以對當事人提出的“私了”方案提出司法機關自己的看法,使“私了”方案更公正一些,更合理一些??傊?,司法機關在刑事案件的“私了”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當然,司法機關的這種尊重性、服從性,是在國家意志范圍內(nèi)的尊重和服從,就是在國家意志的范圍內(nèi),對當事人意志的尊重和服從。
5、無刑事處罰性(不承擔刑事責任)。
對于刑事案件,傳統(tǒng)的認識和做法是要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對侵害方進行刑事處罰,這也是刑事案件“公了”的必然結(jié)果。但是,對于刑事案件“私了”來說,卻卻相反,是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不對侵害方進行刑事處罰。
刑事案件“私了”中的無刑事處罰性(不承擔刑事責任),就是被侵害方放棄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的請求,司法機關也就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責任,使侵害方不受到刑事處罰。
6、非強制性。
非強制性,是與自愿性相對應的一個特征。刑事案件的“私了”應該是當事人雙方自愿的過程和結(jié)果,所以,它是非強制性的。司法機關不應該強制當事人雙方同意對刑事案件的“私了”,其他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也不應該強制當事人同意“私了”,當事人之間也不允許任何一方對另一方進行任何形式的強制,強迫對方同意“私了”。
強制當事人同意進行“私了”,在刑事案件“私了”成為一個國家的刑事法律制度后,會是一個必然的現(xiàn)象,而且強制的形式會多種多樣。所以,在建立了刑事案件“私了”的法律制度后,怎樣防止強制當事人同意“私了”是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及司法機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和重要任務。
7、不排除性(選擇性)。
建立了刑事案件“私了”制度后,雖然國家對一部分刑事案件規(guī)定了可以“私了”,但這并沒有排除對這一部分刑事案件進行“公了”的可能性,就是說,對于國家刑事法律規(guī)定可以“私了”的那一部分刑事案件,只是為這一部分刑事案件打開了“私了”的方便之門,至于是不是“私了”,當事人完全可以進行選擇,不想“私了”,仍然可以通過“公了”途徑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糾紛。就是當事人同意了“私了”,在“私了”的過程中,只要“私了”還沒有結(jié)束,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仍然可以放棄“私了”,選擇“公了”。
在傳統(tǒng)的刑事案件結(jié)案方式中,只有“公了”一種方式,所以,當事人是沒有自由選擇權(quán)利的。有了刑事案件的“私了”制度,當事人才有了選擇“公了”或者“私了”的自由權(quán)利。那么,司法機關有沒有這樣的選擇權(quán)力呢應該說是沒有的。但是,司法機關有建議當事人選擇“公了”或者“私了”的權(quán)力。
8、對“私了”解決方案履行的自覺性,缺乏履行的強制性。
從傳統(tǒng)的刑事案件來說,刑事案件結(jié)案后,就是在法院判決后,是由國家強制力強制執(zhí)行刑罰的。但是,對于刑事案件的“私了”方案來說,是由當事人自覺來履行的,強制力比較弱。當然,以我設想,對于刑事案件的“私了”方案,也應該賦予一定的強制力,起碼應該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9、對“私了”解決方案的公正合理缺乏規(guī)范性的衡量標準。
對刑事案件的“私了”方案,沒有認可的客觀標準,不是依照法律法規(guī),而是依照當事人雙方認可的公正、公平、合理的準則進行,更多的是按照通行的社會道德和社會規(guī)范進行。
對于刑事案件的“私了”,其結(jié)果的公正合理度是可以依法來衡量的,當事人不服還可以提出上訴或申請抗訴,或者申訴等救濟途徑來補救。
10、國家意志和當事人意志的統(tǒng)一。
刑事案件“公了”完全是國家意志的反映和體現(xiàn)。但是,刑事案件“私了”卻是國家意志和當事人意志的統(tǒng)一,兩者缺一不可,當然,兩者的意志體現(xiàn)方式是不同的,在刑事案件“私了”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11、無救濟性。
立了案的故意傷害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嗎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罪、第五章侵犯財產(chǎn)罪規(guī)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
詐騙案件是否具有刑事案件的特征?
451人看過
-
試論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本質(zhì)特征
421人看過
-
刑事案件中的私了案例分析
488人看過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中“刑事案件”的范圍特定
433人看過
-
能否撤銷私了的刑事案件?
120人看過
-
刑事案件是公訴案件不能私了
469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nèi)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嗎,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嗎,哪些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呢遼寧在線咨詢 2022-03-07【法律意見】刑事案件是否可以私了(即由被害人和對方協(xié)商處理,不再追究對方刑事責任),關健要看是什么性質(zhì)的刑事案件。公訴案件,是不能私了的,刑事案件的撤銷必須要公安機關提出。如果是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或是屬于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的,雙方當事人可以私了。而如果不屬于上述情形的刑事案件的,則不可以私了,但如果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的,在法院量刑時可予以從輕處
-
刑事案件證人的特征都要包含哪些特征?云南在線咨詢 2022-07-02知道案件情況是證人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成為證人的必備條件只有知道案件情況才能在刑事訴訟中向公安司法機關進行陳述,提供證人證言,從而為查明案情、追究犯罪、懲罰犯罪提供幫助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既可以是親身感知有關案件事實情況的人,也可以是通過其他間接途徑而了解案件情況的人但是,對于轉(zhuǎn)述他人所了解之事實的證人證言,一般要求證人應當說明具體的信息來源,否則不能作為定案根據(jù) 但是,只有在參與訴訟之前就已經(jīng)
-
如何處理刑事案件私了如何處理刑事案件私了怎么收費河北在線咨詢 2021-11-25一般來說,刑事案件是指刑事和解。所謂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協(xié)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xié)議后,司法機關不再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至第二百九十條對刑事和解公訴案件的訴訟程序作出了特別規(guī)定。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涉嫌侵犯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和財產(chǎn)犯罪的故意犯罪案件,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除瀆職犯罪
-
可以私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山東在線咨詢 2023-11-03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例如:暴力干涉婚姻罪、虐待家庭成員罪等。這種刑事案件,司法機關不能主動進行追究,要由當事人控告起訴,如果人不告不訴,則司法機關不會處理,不會提公訴。即這種案件可以私了。 2、只造成輕傷的故意傷害案。這種情況可以由雙方進行私了,一般是由施害方對受害方進行積極的賠償,取得被害方的諒解,被害方明確表示可以不追究施害方的刑事責任,于是,就私了了,國家不再追訴。但是,如果是重傷的,則不
-
刑事案件私了訴訟流程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3-11-02刑事案件私了是一種欠缺法律依據(jù)、私自處理刑事案件的違法行為,其結(jié)果不僅不具備法律上的效力,反而給社會帶來嚴重的隱患。 對于此類“私了”協(xié)議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受害人所受的傷害是輕傷以下,不構(gòu)成刑事犯罪,那么協(xié)議有效。如果受害人所受的傷害是輕傷及輕傷以上,那么此類“私了”協(xié)議應當是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就民事賠償部分而言是有效的。就免除侵害人刑事責任部分而言是無效的。刑法是公法,故意傷害侵害的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