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在從事工商業(yè)活動中,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guī),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危害社市場經濟秩序,應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2、量刑標準: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guī)定處罰。
3、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賠償損失時按照填補原則以及懲罰性原則處理,具體可參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一、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其他規(guī)定
1、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綜上所述,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除了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數額在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應當判處2-7年有期徒刑,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數額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應當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數額在200萬元以上,應當判處15年有期徒刑。
-
什么是假冒偽劣產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如何處罰
453人看過
-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與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區(qū)別?
353人看過
-
誰是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者?
109人看過
-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由誰舉證
125人看過
-
銷售偽劣假冒怎樣處罰
169人看過
-
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處罰
272人看過
產品是指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產品一般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即核心產品、基本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潛在產品。 產品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lián)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公司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假冒偽劣是商標侵權嗎?新疆在線咨詢 2022-08-1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六十七條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假冒偽劣產品處理品是否可以銷售?處理品與假冒偽劣產品有什么區(qū)別浙江在線咨詢 2022-05-06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 不合格產品分兩類,一類叫處理品,另一類叫劣質品,所謂處理品是指產品質量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要求,但是產品不存在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尚有一定使用價值的產品。因此,處理品是可以銷售的,但是,銷售處理品必須明示“處理品”“等外
-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品涉嫌犯罪,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會面臨什么處罰山西在線咨詢 2022-02-11有可能涉嫌銷售假日偽劣產品方面的犯罪,量刑問題根據是否構成什么犯罪,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認罪態(tài)度、是否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jié),是否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等因素確定。涉嫌刑事犯罪,建議委托律師辯護,判決生效前只有律師才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家屬可以考慮委托律師到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認真了解整個案件的具體經過以及了解其對公安機關的口供等。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檢察院、法院的
-
假冒偽劣商品跨省銷售怎么處理河南在線咨詢 2021-12-22假冒偽劣商品跨省銷售的解決辦法是對銷售人員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即公安機關逮捕銷售人員,然后調查案件。銷售額少的,處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審理案件。犯罪嫌疑人,判處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公安局也會對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量刑處罰嗎陜西在線咨詢 2022-01-21只有法院才能判決罰金,怎么公安局也罰了。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