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坐完火車后會隨手丟掉火車票,可是從今年開始春運實行火車票實名制,火車票上印有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如果隨意丟棄,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牟利工具。
記者在南寧火車站出站口隨機采訪了一些乘客,很多人都有乘坐完火車后就隨手丟掉車票的習慣。
【乘客黎先生:坐了車過來就沒用了,就扔掉了啊?!?/p>
【乘客王先生:車票用了還有什么用啊,沒用了啊?!?/p>
【乘客歐先生:要來也沒用了,也沒報銷,出站了就不要那張票了。】
記者在出站口轉了一下,看到地上有一些被撕碎了的火車票,還撿到了好幾張比較完整的。正在清掃火車站廣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都是出站乘客扔掉的。
【南寧火車站廣場清潔工作人員王女士:有時候是疊起來的,有時候是打開的,有一些是撕碎的?!?/p>
南寧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乘客在出站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再驗一次票,如果乘客不做報銷之用,他們就會回收然后集中銷毀。如果有乘客把票帶出站后隨意丟棄的話,很有可能給不法分子偽造假票提供了素材。
【南寧火車站工作人員梁先生:以前有發(fā)現(xiàn)他們把那個車票日期給挑了,就換掉另外一個日期上去,以前就發(fā)現(xiàn)有這樣過?!?/p>
今年春運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后,火車票上就清楚地印有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如果隨意丟棄車票,個人信息就會被泄露。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乘客不以為然。
【乘客馬小姐:誰會那么無聊去看你票上的信息啊,查什么查,就算查到也不會有這么影響的?!?/p>
火車站的工作人員提醒說,不法分子還有可能利用車票上的個人信息偽造假證,實施詐騙或進行其他不法活動。所以,乘客還是小心為妙,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私人信息。另外,為了保險起見,不管是普通火車票還是實名火車票,乘客出站后最好別馬上撕毀車票。陽小姐就想得挺周全的。
【乘客陽小姐:(先留住車票)自己萬一有什么事,什么東西拉在車上面啊,還可以上去拿啊?!?/p>
-
實名制火車票泄露個人信息廢票已成販賣對象
65人看過
-
假日用卡謹防個人信息泄露
309人看過
-
大學生求職須謹防個人信息泄露
158人看過
-
車主謹防信息泄露被冒領賠款
357人看過
-
機票條碼能泄露個人信息嗎,該怎么預防信息泄露?
360人看過
-
謹慎看待火車票實名制
279人看過
實名制是指在辦理和進行某項業(yè)務時,提供真實的能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或資料,填寫真實的戶籍姓名。 最初啟用實名制,源自網(wǎng)癮低齡化,繼而開始試水。緊隨著網(wǎng)絡化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各樣虛擬身份的交易日益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實名制漸漸成為一項社會管理... 更多>
-
如何預防個人信息泄露,如何預防個人信息泄露香港在線咨詢 2022-04-21這樣預防個人信息泄露: 1個人的電子郵箱、網(wǎng)絡支付及銀行卡等密碼要有差異; 2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網(wǎng)站或單位要對用戶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級查看的權限設置; 3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無關人員; 4慎重參加網(wǎng)上、網(wǎng)下調查活動; 5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jù); 6投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 7在網(wǎng)上交易需要到正規(guī)的交易平臺網(wǎng)站,同時要注意鑒別網(wǎng)址真?zhèn)? 8只要掌握了
-
個人信息泄露個人信息泄露損失誰來承擔?江西在線咨詢 2023-11-08構成侵權的,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網(wǎng)絡用戶利用網(wǎng)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jù)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
了解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泄露湖北在線咨詢 2023-05-06個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于現(xiàn)在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換賬號,那么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
-
網(wǎng)貸平臺實名認證會不會泄露個人信息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31首先你一定要確認是否是可靠的平臺,建議選擇有國企、上市公司、銀行和風投背景的平臺。至于個人信息會不會泄露,其實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個人身份信息毫無隱私可言,所以平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
應該怎么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香港在線咨詢 2022-09-01網(wǎng)絡運營者承擔著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義務。網(wǎng)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jīng)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網(wǎng)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fā)生或者可能發(fā)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guī)定及時告知用戶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通過以上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通過采用監(jiān)控、審計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