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作為主要方式。其原因:
一是貨幣補償操作簡單,且一次性了斷,不會產生延長過渡期限、被拆遷人或使用人不能及時回遷等后續(xù)問題;
二是貨幣補償更方便被拆遷人選擇住房,不受地點等方面的限制;
三是避免因安置用房質量不好而使拆遷雙方產生矛盾;
四是更好地體現(xiàn)新《條例》的立法思想,即有條件實行貨幣補償?shù)?,盡可能實行貨幣補償。
《條例》規(guī)定了拆遷貨幣補償標準確定的基本原則——等價有償,采取的辦法是根據(jù)被拆遷房屋的區(qū)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的辦法確定。對于貨幣補償?shù)木唧w辦法各地有所不同,許多地方對此出臺了法規(guī)或規(guī)章予以規(guī)范。
2、產權調換
產權調換,是指拆遷人用自己建造或購買的產權房屋與被拆遷房屋進行調換產權,并按拆遷房屋的評估價和調換房屋的市場價進行結算調換差價的行為。也就是說以易地或原地再建的房屋,和被拆除房屋進行產權交換,被拆遷人失去了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調換之后擁有調換房屋的產權。
產權調換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方式之一,其特點是以實物形態(tài)來體現(xiàn)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無論是居住房屋還是非居住房屋均可采用產權調換的方法,但排除了非公益事業(yè)房屋的附屬物。
差價結算以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實質上是結算被拆除房屋的市場評估價與調換房屋市場價的差價,多退少補。相當于先由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其房屋的評估價進行補償,再由被拆遷人按市場價購買拆遷人提供的產權調換房屋。
征地補償費發(fā)放方式是什么?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
農用地拆遷賠償經驗總結
127人看過
-
居民企業(yè)征收方式的總結
92人看過
-
征地補償管理方式,征地補償款征哪些稅
77人看過
-
資產處置經驗總結
62人看過
-
撫養(yǎng)權爭奪的經驗總結
272人看過
-
征地補償標準的確定方式
63人看過
征地補償費是指國家建設征收土地時,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被征地單位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征地補償?shù)木唧w數(shù)額和方式,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恼吆头梢?guī)定進行確定。征地補償費用應當??顚S茫魏螁挝缓蛡€人... 更多>
-
拆遷補償費的總量及結算方式廣東在線咨詢 2021-08-16(一)乙方選擇產權調換部分的拆遷補償費用總計金額元整(大寫:人民幣仟佰拾萬仟佰拾元整)。 (二)乙方選擇貨幣補償部分的拆遷補償費用總計金額元整(大寫:人民幣仟佰拾萬仟佰拾元整)。 (三)雙方同意按以下第種方式進行結算: 1、乙方全部選擇產權調換,在本協(xié)議書簽訂后,此拆遷補償費用暫不發(fā)放給乙方,待乙方選房安置簽訂拆遷安置協(xié)議書時,結算差價,多還少補。 2、乙方全部選擇貨幣補償,在本協(xié)議書簽汀后,乙方
-
-
采礦征地補償為哪種補償方式甘肅在線咨詢 2022-06-06采礦征地補償主要有兩種補償方式,一是貨幣補償,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qū)位補償價;二是產權調換,拆遷人可用自己建造或購買的產權房屋與被拆遷房屋進行調換產權,并按拆遷房屋的評估價和調換房屋的市場價進行結算調換差價。
-
征地補償標準和搬遷補償方式西藏在線咨詢 2021-04-101、房屋、裝潢、附屬物、經批準的臨時建筑征收搬遷補償標準:委托有法定資質的房屋評估機構實地測量評估,以評估機構評估、公示結果為準。2、搬遷方式:被搬遷戶原則上自行搬遷騰空,由項目實施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搬遷公司拆除。在自行搬遷騰空過程中要加強安全防范,如發(fā)生安全事故,由被搬遷戶承擔全部責任。3、一次性發(fā)放搬遷戶搬家費1000元(含往返搬家費)。4、非住宅房的搬遷,按房屋土地的法定性質,按類似房產價值,
-
征地補償標準匯總以及征地補償費用廣東在線咨詢 2022-04-09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shù)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shù),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shù)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shù)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