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沒有禁止雙重勞動關系,但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員工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產生糾紛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糾紛。
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
員工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368人看過
-
雙重勞動關系現實存在嗎
470人看過
-
我國是否允許雙重勞動關系的存在
170人看過
-
員工是否可以有雙重的勞動關系
147人看過
-
雙重勞動關系主體存在什么爭議
175人看過
-
雙重勞動關系的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116人看過
勞動爭議調解是指在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對爭議進行調解的過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通常由用人單位或工會組織派代表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機構組織成立。 在調解過程中,律師可以作為調解員參與調解過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和指導,幫助當... 更多>
-
員工可否有雙重勞動關系天津在線咨詢 2023-06-20員工是否可以有雙重的勞動關系要根據用人單位規(guī)則制度確定,我國法律并未禁止員工不能有雙重勞動關系,但其雙重勞動關系不應當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
-
2022年可以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嗎貴州在線咨詢 2022-11-26法律不禁止存在雙重勞動關系,但不能影響在本單位的工作任務,否則公司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
-
雙重勞動關系主體存在什么爭議甘肅在線咨詢 2022-05-17雙重勞動關系的主體存在以下爭議: 1、沒有轉移勞動者檔案,社會保險繳納的問題; 2、勞動者未與前單位辦理離職手續(xù)被其他用人單位重新聘用; 3、雙重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對完成原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項規(guī)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難道生活中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5-01-01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雙重勞動關系。那些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而對于那些從事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如果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
-
能否起訴存在勞動關系,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寧夏在線咨詢 2023-11-25可以起訴的。第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行政部門應予以糾正。用人單位因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按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的規(guī)定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