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侵權損害賠償一般情況下,訴訟時效都是兩年的,至于三年的訴訟時效通常是申請鑒定的。輕微交通事故以事故發(fā)生之日開始計算時效期間。受害人的財產損失比較小、受傷比較輕,事故認定書一般當場或5日內就制作出來并送達給當事人。
關于彩禮問題的相關法律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對《民法典》第十條規(guī)定的適用,筆者建議應注意以下方面:
1、首先要把握處理彩禮糾紛的基本原則,在決定彩禮是否返還時,是以當事人是否已經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的,給付彩禮后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收受彩禮一方應當返還彩禮。
2、雙方已經登記結婚的,只有在滿足特殊情況下,才支持當事人的返還請求,其前提是雙方必須離婚。
3、《民法典》第十條規(guī)定中的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應當以絕對生活困難為標準,而不是相對生活困難。所謂絕對生活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其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彩禮與嫁妝在我國的各個地區(qū)都是十分常見的婚嫁流程中的一環(huán),但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都是民間約定俗稱的。彩禮與嫁妝是結婚的雙方家庭達成一致進行的行為,如果發(fā)生離婚的情況一般是不按照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來進行的,通常按照個人財產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民事訴訟的證據規(guī)定與法律依據
333人看過
-
交通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392人看過
-
故意傷害罪訴訟時效:了解法律規(guī)定與追訴時效
351人看過
-
規(guī)定交通事故傷情鑒定期限的法律依據
310人看過
-
交通事故:自動結案的法律依據和規(guī)定?
301人看過
-
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交通肇事罪訴訟時效的
144人看過
訴訟時效,是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化的法律事實,又稱消滅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在某種程度上喪失請求利益的時效制度。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法律關系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確定狀態(tài),穩(wěn)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法律依據對訴訟時效有什么規(guī)定江西在線咨詢 2022-11-10《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法律依據: 醫(yī)療事故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天津在線咨詢 2022-11-20醫(yī)療事故訴訟時效期限一般為三年。 我國法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能否訴訟地調解,依據哪一些法律的規(guī)定西藏在線咨詢 2022-04-05能夠和解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不必要在去走漫長的訴訟程序。但是和解會面臨著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如何和解?二是和解以后對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和解協議怎么辦?至于如何和解,適不適合和解,這個需要看雙方的意愿,只要雙方有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達成一致的可能,建議還是盡量去爭取和解,盡快了解此事。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和解盡量不要口頭的方式形成,最好簽訂一份和解協議,以免雙方事后再因此事而發(fā)生爭端。而至于和解以后,一方
-
民事訴訟法中對交通事故的時效規(guī)定河南在線咨詢 2022-12-091、交通事故致身體受傷、殘疾或死亡的訴訟時效,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fā)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2、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訴訟時效,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既有人身傷害又有財產損失的,訴訟時效應分別計算。
-
交通事故的解決依據何種法規(guī)香港在線咨詢 2024-11-2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第八十六條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fā)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并共同簽名后,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七條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