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
1、組織聽證范圍
執(zhí)法單位擬作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以及對公民個人處以一千元以上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以一萬元以上的罰款,對單位處以三萬元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按照本程序組織聽證。
2、聽證組織機關和聽證人員
(一)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查處的適用聽證程序的案件,自行組織聽證;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查處的適用聽證程序的案件,由行政機關組織聽證,行政機關也可以根據(jù)需要指定受委托組織自行組織聽證,行政機關派員參加。
(二)聽證主持人由聽證組織機關法制機構派員擔任,也可委托執(zhí)法機關或執(zhí)法機構非本案調查人員擔任。
(三)聽證組織機關可以指定本機關非本案調查人員為書記員,承擔制作聽證筆錄和協(xié)助聽證主持人組織聽證工作。
3、聽證主持人職權、職責
(一)聽證主持人行使下列職權:
①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②決定聽證中止、終止或者延期;
③決定證人當場作證。
(二)聽證主持人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①將聽證通知書送達聽證參加人;
②就本案事由和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和依據(jù)進行詢問;
③要求聽證參加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jù);
④維持聽證秩序,制止違反聽證紀律的行為;
⑤審閱聽證筆錄,并提出書面意見。
(三)聽證主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回避:
①是本案調查人員的;
②是當事人、本案調查人員近親屬的;
③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
4、聽證參加人
(一)聽證參加人是指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本案調查人員、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
(二)聽證參加人應當按時到指定地點出席聽證,遵守聽證紀律,如實回答聽證主持人的詢問。
(三)當事人享有下列權利:
①要求或者放棄聽證;
②申請回避;
③委托1至2人作為代理人參加聽證,并出具委托代理書,明確代理人權限;
④進行陳述、申辯和質證;
⑤審核聽證筆錄。
(四)在聽證過程中,本案調查人員有權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jù)和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及其理由、依據(jù),同當事人質證。
5、聽證的告知、提出和受理
(一)調查人員應當在作出可以適用聽證程序的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向當事人送達聽證告知書。
(二)聽證告知書應當載明下列主要事項:
①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
②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及其理由、依據(jù);
③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④當事人提出聽證要求的期限,聽證組織機關的名稱。
(三)聽證告知書可以直接送達、委托送達或者以持號郵寄等方式送達。
(四)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收到聽證告知書之日起3日內,向執(zhí)法單位書面提出聽證要求;以掛號郵寄方式提出聽證要求的,以寄出時的郵戳日期為準。
(五)當事人提出聽證要求超過規(guī)定期限的,執(zhí)法單位應在收到當事人的書面聽證要求之日3日內,書面告知不舉行聽證,并說明理由。
6、聽證的舉行
(一)聽證主持人應自受理當事人聽證要求之日起2日內,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并在聽證舉行的7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
(二)聽證通知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①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
②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③聽證主持人或書記員的姓名;
④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⑤由當事人準備的證據(jù)和通知的證人等。
(三)聽證會開始前,聽證主持人應先進行下列工作:
①核對聽證參加人身份;
②宣布聽證紀律;
③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宣布聽證暫停,并報請聽證組織機關負責人決定是否回避。
(四)舉行聽證時,應按以下順序進行:
①主持人宣布聽證開始;
②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jù)、處罰建議和理由;
③調查人員向主持人舉證,當事人對調查人員舉出的證據(jù)進行質證;
④當事人進行陳述和申辯。
(五)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①案由;
②聽證參加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③聽證主持人、書記員姓名;
④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⑤本案調查人員提出的事實、證據(jù)、處罰建議和理由;
⑥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和質證;
⑦聽證參加人簽名或者蓋章。
(六)聽證會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或者書記員應當把聽證筆錄交當事人和本案調查人員審核無誤后簽名或蓋章,當事人拒絕的,由聽證主持人或者書記員在聽證筆錄上予以注明。
聽證筆錄中的證人證言,應當交證人審核無誤后簽名或者蓋章。
聽證主持人應當對聽證筆錄進行審閱,提出當事人違法事實是否成立的書面意見,并簽名或者蓋章。
(七)聽證組織機關負責人應當根據(jù)聽證主持人提出的當事人違法事實是否成立的書面意見和聽證筆錄,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作出具體決定。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自行組織聽證的,其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應經行政機關審查同意。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中止聽證:
①當事人殘廢或者組織解散,需要明確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②當事人或者本案調查人員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參加聽證的;
③在聽證過程中,需要對有關證據(jù)重新調查或者鑒定的;
④其它需要中止聽證情形的。
中止聽證的情形消除后,聽證主持人應當恢復聽證。
(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聽證:
①當事人死亡或者組織解散滿3個月,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②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聽證的;
③有其他需要終止聽證情形的。
7、費用承擔
組織聽證的費用由聽證組織機關承擔。
聽證的行政處罰決定對于我國行政處罰的聽證來說,有一個程序,聽證人就是和案件又厲害關系的人,要聽取他們的證人證言,必須按照聽證的順序進行。組織聽證的費用什么等支出就應該有聽證組織的機關承擔
-
申請稅務行政處罰聽證是怎樣的,稅務行政處罰聽證條件?
182人看過
-
行政處罰中的聽證制度是,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
336人看過
-
行政處罰的程序,聽證筆錄(行政處罰)是什么?
461人看過
-
聽證目的:行政處罰聽證與行政許可聽證的聽證目的有何異同?
333人看過
-
有權聽證的行政處罰
263人看過
-
行政決定聽證的主體怎么確定
150人看過
行政處罰決定是行政管理機關針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在經過調查取證掌握違法證據(jù)的基礎上,制作的記載當事人違法事實、處罰理由、依據(jù)和決定等事項的具有法律強制力的書面法律文書。... 更多>
-
質監(jiān)行政處罰聽證會上應當當場做出處罰決定是怎么樣的江蘇在線咨詢 2022-08-03關于在質監(jiān)行政處罰聽證會上應當當場做出處罰決定如下; 行政處罰的時效一般為兩年時間。 行政處罰的時效是指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人追究行政責任,予以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對處罰的時效做出了明確的限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發(fā)現(xiàn)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時效的計算,從違法行為發(fā)生之日起計算,如果違法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則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
什么樣的行政處罰決定公民可以要求舉行聽證福建在線咨詢 2023-03-08聽證程序是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前,通過公開舉行,由有關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的程序。 但并非所有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前都要舉行聽證,而是有特定范圍的。 根據(jù)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
-
行政處罰群眾程序是怎樣的,怎么聽證湖北在線咨詢 2021-07-03舉行聽證會的條件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以上三種處罰較重,可能給相對人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為了慎重起見,在作出處罰之前,給相對人一次申辯和質證的機會。至于行政拘留,雖然比不上處罰更重,但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7條規(guī)定了暫緩拘留
-
重大行政處罰聽證大概會是怎么樣的浙江在線咨詢 2022-07-05關于重大行政處罰聽證如下: 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
-
行政處罰聽證標準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重慶在線咨詢 2022-07-13聽證主持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和地點; (二)就案件的事實或者與之相關的法律進行詢問、發(fā)問; (三)維護聽證秩序,對違反聽證秩序的人員進行警告或者批評; (四)中止或者終止聽證; (五)就聽證案件的處理向勞動行政部門的負責人提出書面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