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辯護詞格式范文
(一)首部。首行要寫明標題。
(二)正文。在具體制作法庭辯護詞時,分兩段。
1、向法庭說明出庭行使辯護權的根據(jù)。第一,向法庭講明辯護發(fā)言的根據(jù)。第二,簡要但明確地概述辯護人對案件的基本看法。
2、從控訴方對犯罪事實的認定方面來辯護。第一,從法律適用方面進行辯護。第二,從情理方面進行辯護。
前言:主要有三項內容:一是申明辯護人的合法地位;二是講辯護人在出庭前進行了哪些工作;三是講辯護人對全案的基本看法。
辯護理由:是辯護詞的核心內容。是辯護人為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所要闡明的主旨,應該從被告人的行為事實出發(fā),對照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論證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應該予以減輕甚至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意見和根據(jù)。因此,通常是要圍繞是否構成犯罪、屬于何種罪名、有列輕的法定條件,以及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問題上展開辯論和論述。
結束語:是對辯護詞的歸納和小結,一船講兩個內容:一是辯護詞的中心觀點;二是向法庭提出對被告人的處理建議。
辯護人:某某某
年月日
(一)服務對象不同。刑事辯護服務的對象則是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刑事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刑事代理的服務對象是公訴案件的被害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二)產(chǎn)生根據(jù)不同。刑事辯護人參加訴訟的根據(j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授權或法院的指定;而刑事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根據(jù)只能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其近親屬的授權。
(三)訴訟地位不同。雖然辯護人與代理人和案件的處理結果都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但辯護人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以自己的意志進行辯護而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約束;而代理人不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其權限范圍來自于被代理人的授權,是附屬于被代理人的,依被代理人的意志從事代理活動。
(四)訴訟任務不同。刑事辯護人承擔的是辯護職能,即反駁控方控訴,論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罪輕、應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而刑事代理的職責在于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五)刑事辯護人享有的權利是由法律賦予的,不存在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授權問題,其授權也僅僅在于是使辯護人參加訴訟;而刑事代理人是否參與訴訟,在何權限范圍內從事訴訟活動則均需授權決定。
三、刑事訴訟的辯護主體有哪些
(一)申請回避的主體。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二)回避中申請復議的主體。被駁回回避申請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三)委托代理人的主體。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四)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違法所得沒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強制醫(yī)療案件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
(五)刑事訴訟法上的近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六)委托辯護人的主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其近親屬可代為委托辯護人。
(七)絕對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主體。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或者處于緩刑、假釋考驗期間的人。
(八)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九)相對禁止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主體。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國家安全機關、監(jiān)獄的現(xiàn)職人員。人民陪審員。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上述人員,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近親屬,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可以準許。
(十)申請變更、解除強制措施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
(十一)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檢察院。
(十二)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刑事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死刑罪犯的遺產(chǎn)繼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chǎn)遺產(chǎn)繼承人。對被害人的物質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單位和個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親友自愿代為賠償?shù)?,應當準許。
(十三)申請法院排除非法證據(jù)的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十四)期間耽誤后申請期間補救的主體。
(十五)對非法偵查行為申訴、控告的主體。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
(十六)對三種不起訴均可向檢察院申訴的主體。被害人(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
(十七)只能對酌定不起訴向檢察院申訴的主體。被不起訴人(向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檢察院申訴)。
-
法庭辯護詞(刑事)格式范文
215人看過
-
民事辯護詞范文的書寫格式
87人看過
-
緩刑辯護詞怎么寫,緩刑辯護詞范文
460人看過
-
王××販毒案辯護詞刑事訴訟文書
301人看過
-
緩刑的刑事辯護詞范文有哪些?
108人看過
-
刑事訴訟辯護詞的格式以及寫作時的注意事項
128人看過
- 立遺囑
- 公證遺囑
- 遺囑人
- 代書遺囑
- 遺囑見證人
- 遺囑見證
- 遺囑繼承
- 遺囑繼承人
- 自書遺囑
- 錄音遺囑
- 有效遺囑
- 無效遺囑
- 遺囑格式
- 受遺贈權
- 遺贈協(xié)議
- 房產(chǎn)遺贈
- 遺產(chǎn)知識
- 遺產(chǎn)分割
- 遺產(chǎn)分配
- 遺產(chǎn)分割時效
- 遺產(chǎn)處理
- 遺產(chǎn)繼承
- 遺產(chǎn)繼承公證
- 遺產(chǎn)繼承順序
- 遺產(chǎn)繼承訴訟
- 遺產(chǎn)稅
- 父母遺產(chǎn)
- 再婚遺產(chǎn)
- 遺產(chǎn)范圍
- 遺產(chǎn)放棄
- 遺產(chǎn)管理
- 遺產(chǎn)糾紛
- 遺產(chǎn)訴訟時效
- 遺產(chǎn)轉移
- 繼承知識
- 繼承人
- 被繼承人
- 繼承人順序
- 放棄繼承
- 喪失繼承權
- 繼承順序
- 法定繼承人
- 繼承程序
- 繼承協(xié)議
- 繼承原則
- 繼承債務
- 口頭遺囑
- 遺囑效力
- 房產(chǎn)繼承
- 財產(chǎn)繼承
- 房屋繼承
- 股權繼承
- 繼承權
- 法定繼承
- 涉外繼承
- 代位繼承
- 轉繼承
- 遺囑知識
- 遺囑訂立
- 遺囑信托
- 遺囑公證
- 繼承訴訟
- 遺贈
- 繼承喪失
遺產(chǎn)繼承規(guī)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民法典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yōu)先的規(guī)定。并且規(guī)定了繼承開始后,遺囑執(zhí)行... 更多>
-
律師刑事辯護詞的范文和格式都是哪些江蘇在線咨詢 2022-07-30寫辯護詞要注意以下問題: 1、關于態(tài)度問題。 辯護人從保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角度,提供法律上的意見,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幫助審判機關弄清案情,從而作出公正判決,使被告人受到公平合理的裁判。 2、關于辯護的內容。 這要根據(jù)不同的具體案情,突出主要觀點,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以防主要觀點被沖淡。有的應從認定事實上進行辯護,有的應從適用法律上進行辯護,有的則應在適用刑罰方面,有所側重,或者還應該
-
緩刑的刑事辯護詞范文有哪些?甘肅在線咨詢 2021-09-29(一)標題??蓪戧P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
-
貪污公益金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辯護詞范文上海在線咨詢 2022-12-15辯護詞一般由前言、辯護理由、結束語三部分組成。 一、前言:(主要三項內容:一是申明辯護人的合法地位;二是講辯護人在出庭前進行了哪些工作;三是講辯護人對全案的基本看法。) 二、辯護理由:(從被告人的行為事實出發(fā),對照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論證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應該予以減輕甚至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意見和根據(jù)。因此,通常是要圍繞是否構成犯罪、屬于何種罪名、有無從輕的法定條件,以及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問題上展開辯論和
-
銷贓辯護詞范文西藏在線咨詢 2022-03-19根據(jù)本律師多年辦理相關案件的經(jīng)驗和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現(xiàn)對于你的問題回復如下:一、如果沒有特別的情形和律師辯護,一般量刑在3年以上,量刑問題根據(jù)是否構成什么犯罪,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認罪態(tài)度、是否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jié),是否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等因素確定。
-
防衛(wèi)過當刑事辯護詞的辯護詞規(guī)范河北在線咨詢 2022-07-29正當防衛(wèi)是指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wèi)過當是指防衛(wèi)過當,是指防衛(wèi)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根據(jù)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guī)定,防衛(wèi)過當是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防衛(wèi)過當?shù)那疤崾沁M行正當防衛(wèi),但防衛(wèi)過當又不同于正當防衛(wèi). 第一,在客觀上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