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傷害中的精神賠償的適用對象,也就是賠償權利主體,應當包括人身損害中依法享有精神賠償請求權的直接受害人和間接受害人。
其中直接受害人不僅僅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幼兒及精神病人)也可以成為賠償權利主體。作為未成年人或幼兒的人身傷害,他們對精神痛苦感受低微或者全然不知,但等他們長大成人,知曉事理時,即大感痛苦,所以,應認為現在可得對于未來所蒙受的精神損害的賠償金。而精神病人除有妨礙其感覺痛苦之特別情形與事實外,對侵害健康權一般也有感覺精神痛苦的能力,也應獲得賠償權;即使是因不法侵害而導致精神失常、全然失去感知能力者,雖不感到被傷害的痛苦,卻失去了以后享樂人生的精神上的利益,這也是精神上的損害,因此也應認為現在有請求賠償的權利。
對于間接受害人而言,一些重大的非法侵害行為,比如毀容、生理功能損害、喪失基本勞動能力等,不僅給直接受害人帶來了較嚴重的肉體或精神痛苦,也必然會給受害人的家庭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壓力,給其近親屬帶來精神損害,因此這些間接受害人也應能給予精神損害的賠償。同時,間接受害人還包括人身傷害中造成死亡的受害人近親屬(包括受害人死亡時的胎兒及幼兒或精神病人)。
-
對電力人身損害賠償適用范圍的規(guī)定
220人看過
-
故意傷害罪的對象——“身體”
153人看過
-
人身傷害具體賠償項目(適用于交通事故及人身傷害侵權)
144人看過
-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適用工傷人員嗎
300人看過
-
人身損害案件中主要的賠償對象是什么
379人看過
-
工傷案件中可以適用人身損害賠償嗎
80人看過
人身損害賠償,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體受到不法侵害,造成傷害、殘疾、死亡及精神損害,要求賠償義務人以財產進行賠償的侵權法律制度。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是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基本準則。在審判實踐中非常重要,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 更多>
-
人身保護令適用對象寧夏在線咨詢 2021-10-22司法實踐表明,人身保護令的發(fā)布僅限于離婚訴訟案件,這無疑使人身保護令的適用范圍太窄,人身保護令的申請也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而社會生活中,往往不乏除了夫妻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亦存在一定的暴力行為。例如,孩子毆打父母,養(yǎng)育孩子和養(yǎng)父母之間的暴力狀況等。人身保護令的適用范圍應進一步擴大,逐漸擴大到收養(yǎng)、撫養(yǎng)、撫養(yǎng)、繼承等家庭事件,刑事自訴事件也應按有關程序處理,嚴格遵守國家制定
-
高法對人身損害賠償適用的司法解釋北京在線咨詢 2022-02-19《高法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中有關內容的規(guī)定:第十三條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幫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賠償權利人請求幫工人和被幫工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十四條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
-
傷殘賠償指數適用于人身損害賠償嗎重慶在線咨詢 2022-02-13傷殘賠償指數適用于人身損害賠償。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以及對方承擔的責任決定賠償系數,是人身損害賠償的規(guī)定。工傷保險不區(qū)分責任,按照評定的傷殘等級,進行補償,不同的傷殘等級享受不同的待遇,各級待遇直接由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
-
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適用對象是什么?湖南在線咨詢 2023-07-06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構成要件包括以下幾點: 1、侵權行為。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過錯包含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能夠預見,仍然希望或放任結果的發(fā)生。過失是指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 3、損害結果。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對受害人造成的不利益狀態(tài)。 4、因果關系。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
損害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能同時適用嗎云南在線咨詢 2022-10-10只有在定金、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時候才能和損害賠償金并用.1定金可以和損害賠償金并用:其實是指,定金可以和超出定金部分的損害賠償金并用,定金與損害賠償金并用的總額不超過全部損失;如王利明教授;無論怎樣,大家應注意區(qū)分“并用”的不同含義。2.同樣,違約金可以和損害賠償金并用:其實是指,違約金可以和超出違約金部分的損害賠償金并用,違約金和損害賠償金并用的總額不超過全部損失。從《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