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可以免除工傷保險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因工致殘認定七級至十級傷殘享受待遇如下: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補助金;勞動合同期滿終止,保險基金支付一次工傷補助,單位支付一次傷殘補助,政府規(guī)定補助標準。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
-
工傷七級至十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工傷七級至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如下: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殘疾等級支付一次性殘疾補標準為:七級殘疾13個月的工資,八級殘疾是11個月的工資,九級殘疾是9個月的工資,十級殘疾是7個月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員工提出終止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022.04.15 309 -
企業(yè)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
具體的補償辦法,可以查看當(dāng)?shù)氐墓kU條例。發(fā)生工傷后,應(yīng)當(dāng)先申請工傷認定,在停工醫(yī)療期內(nèi)用人單位應(yīng)當(dāng)維持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在停工醫(yī)療期滿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定傷殘等級。依據(jù)傷殘等級要求單位給予工傷待遇。
2020.03.10 248 -
工傷七級至十級傷殘的賠償標準有什么
工傷七級至十級傷殘的賠償標準: 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7級傷殘13個月,8級傷殘11個月,9級傷殘9個月,10級傷殘7個月;勞動,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勞動合同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
2022.04.17 389
-
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工傷保險的待遇?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
2022-04-06 15,340 -
七級至十級傷殘工傷有工傷保險待遇嗎?
工傷保險條例》[1]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2022-05-07 15,340 -
工傷七級至十級傷殘
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按照下列規(guī)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終止工傷保險關(guān)系:(一)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以本人工資為計發(fā)基數(shù):五級傷
2022-02-03 15,340 -
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工傷待遇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2022-06-27 15,340
-
00:52
工傷七級傷殘賠付標準工傷七級傷殘的賠付標準是:職工在被認定為是七級傷殘后,可以先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通常是十三個月的本人工資。合同期滿,或者是職工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那么工傷保險基金就會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單位也會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在一般
1,979 2022.05.11 -
00:53
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十級工傷賠償標準,根據(jù)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賠償?shù)捻椖坑幸韵逻@些項目: 1、第一個是醫(yī)療費,醫(yī)療費的賠償要依據(jù)醫(yī)院的醫(yī)療費收據(jù)等來進行賠償; 2、第二個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它的具體金額是員工的七個月工資; 3、第三項是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
4,272 2023.01.04 -
00:57
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明細表工傷十級傷殘賠償?shù)木唧w金額,還是要按具體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如果勞動者是因為工傷才導(dǎo)致出現(xiàn)十級傷殘的,那么該勞動者可以首先領(lǐng)取一筆一次性的傷殘補助金,賠償金額通常是七個月的員工本人工資。勞動、聘用合同期滿,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
6,4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