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征地拆遷是依據(jù)哪些法律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shù)木唧w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jiān)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監(jiān)督。國務院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fā)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監(jiān)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jiān)察。
依法征地拆遷措施包括: 一、注重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各方的心理特征 二、注重多措并舉,充分發(fā)揮拆遷工作隊伍的骨干作用 三、注重深入分析,積極搞好協(xié)調服務做到按規(guī)律辦事 四、要堅持正面引導 五、要堅持以人為本
-
農村拆遷的賠償依據(jù)
農村拆遷按什么賠償各地政策均有不同。 農村拆遷補償款、安置房的計算依據(jù)各有不同,有的按照房屋面積來計算,有的按照人口數(shù)量來計算,有的按照戶頭來計算,還有的是面積加人頭或者面積加戶頭的組合。 《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01.19 147 -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包括哪些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包括: 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房屋征收造成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補償; 3、房屋征收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貼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貼和獎勵。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
2022.04.16 449 -
農村拆遷賠償一般具有哪些基本的法律依據(jù)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
2020.10.07 142
-
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法律依據(jù)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
2021-06-01 15,340 -
農村宅基地的拆遷糾紛有哪些法律依據(jù)
農村宅基地是具有一定的權限的,在我國主要是限于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guī)定的成員,享受農村宅基地必須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標準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它是為了滿足農村居民的住房要求,但農村村民一戶
2023-03-29 15,340 -
農村土地拆遷行政復議有哪些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因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及其補償發(fā)生的糾紛,不屬于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吨腥A人民共和
2022-08-29 15,340 -
征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guī)定,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
2021-06-04 15,340
-
01:19
國有土地上企業(yè)拆遷法律依據(jù)國有土地上企業(yè)拆遷的法律依據(jù)主要包括:《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段餀喾ā贰锻恋毓芾矸ā泛汀冻鞘蟹康禺a管理法》在效力層級上屬于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
438 2022.04.17 -
01:13
強制征地的法律依據(jù)強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0條第三款規(guī)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2,550 2022.04.15 -
01:10
轉繼承有哪些法律依據(jù)在我國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并沒有規(guī)定轉繼承問題。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明確載明: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并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轉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
6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