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有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該罪的立案標準為: 1、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2、數額較大; 3、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
在我國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構成的要件: 1、主體是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自然人; 2、客體是勞動者的財產權和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3、主觀方面是故意; 4、客觀方面是實施了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認定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guī)定,有支付能力會影響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就是指行為人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行為。
2020.03.06 168 -
哪些情形屬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行為滿足以下條件的,會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1、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 2、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為故意。
2020.04.17 168 -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11-12 15,340 -
勞動報酬法的拒不支付報酬罪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屬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回答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1)明
2022-06-29 15,340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
2022-08-18 15,340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案有哪些情形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通過轉移財產、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仍不支付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條
2021-11-18 15,340
-
01:22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案標準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案標準為: 1、用人單位或個人,通過逃匿、或轉移財產等方式,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況下,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2、未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金額較大;3、經過有關政府部門的強行要求,企業(yè)仍拒絕支付勞
4,874 2022.04.17 -
00:56
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有哪些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包括: 1、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包括不適用死刑緩期2年執(zhí)行。是否已滿18周歲,是決定是否適用死刑的年齡界限,在司法實踐中應當一律按公歷年、月、日計算實足年齡,必須是過了18周歲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認為已滿18周歲;
743 2022.06.17 -
01:03
哪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必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不必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如下: 1、在試用期間經過培訓、學習仍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了規(guī)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內容; 3、存在嚴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職行為,給用工單位造成巨大損失; 4、同時與其他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4,23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