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職賠償可以支付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此時你可以可以主張的權(quán)益: 1、以不繳納社會保險提出離職,可以要求支付工資作為經(jīng)濟補償金; 2、可以申請11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3、不同意支付,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 為了保證當事人的權(quán)益,當事人必須要有能證明勞動關(guān)系的證據(jù)。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guān)系)。 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支付相應(yīng)補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很簡單:攜帶勞動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fù)印件、相關(guān)證據(jù)、工商注冊信息,然后去當?shù)刂俨梦暾埩妇涂梢浴?/p>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公司沒簽訂勞動合同辭職一般都是有賠償?shù)?。如果只是主動提出辭職用人單位是不給經(jīng)濟補償金的,但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去勞動監(jiān)察部門反應(yīng)情況,如果協(xié)商不一致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yīng)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
-
支付賠償金包括沒有勞動合同辭職嗎
支付賠償金包括沒有勞動合同辭職,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
2020.01.18 133 -
公司沒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
1.公司沒簽訂勞動合同辭職一般都是有賠償?shù)摹H绻皇侵鲃犹岢鲛o職用人單位是不給經(jīng)濟補償金的,但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去勞動監(jiān)察部門反應(yīng)情況,如果協(xié)商不一致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用人
2020.02.19 211
-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辭職嗎
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為不定期勞動關(guān)系,勞動者可以隨時終止勞動關(guān)系,而不用提前30天。 員工辦理離職手續(xù)的流程是什么 第一,離職管理 派遣員工因病或因事辭職時應(yīng)提前30日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辭職申請
2022-07-09 15,340 -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辭職嗎??
勞動者與公司確立勞動關(guān)系之后,需要確定勞動期限,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實踐中有些勞動者以為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做完約定期限不能依法走人。其實不然,即使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沒做到期滿,還
2022-07-25 15,340 -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職可以嗎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您可以隨時辭職,并參考如下法條維權(quán)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yīng)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
2022-03-20 15,340 -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不需要辭職,可以要求自用工之日起第二個月至1年之內(nèi)的雙倍工資差額,如果已經(jīng)超過1年的,則不能請求支付雙倍工資差額。但不關(guān)工作了多久,還可以請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2022-04-02 15,340
-
00:52
沒有簽勞動合同主動辭職有賠償嗎勞動合同沒簽辭職是有賠償?shù)摹N春瀯趧雍贤碾p倍工資賠償,與解除勞動關(guān)系原因沒有任何聯(lián)系。無論什么原因勞動者和單位的勞動關(guān)系終止,都可以主張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主動提出離職的,那么不會獲得任何補償金。如果單位由于勞動者未上班,以曠工名義解除勞
6,408 2022.04.17 -
01:06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必須賠償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不是必須賠償。在以下情形下,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就不是必須賠償: 如果是因為單位的原因不簽,那么給單位一個緩沖期,一個月內(nèi)單位不簽的話,對單位是沒有懲罰,但是在一個月內(nèi),如果是單位要求職工簽,勞動者不簽的話,那么單位
3,598 2022.04.17 -
00:53
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退員工如何賠償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退員工的,用人單位會從用工那天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沒有和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要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公司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公司辭退員工后不賠償?shù)?,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勞動爭議。發(fā)生勞動爭議,當
2,4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