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工資怎么合理避稅?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工資、薪金收入,承包轉包收入,勞務報酬收入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些收入實行合并收入計算所得稅,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凡月收入超過3500元者需要征稅。對于工資、薪金收入者來講,企業(yè)支付的薪俸是申報個人所得稅的依據。如何保證個人消費水平的穩(wěn)定或略有提高而稅收負擔又不增加,是規(guī)避個人所得稅的主要問題。目前常見的合理避稅辦法有以下幾種: 1、將工資發(fā)放盡量安排在允許稅前扣除額從下; 2、可采取推遲或提前的方法,將各月工資收入大致拉平; 3、納稅人通過盡可能長的時間內分期領取勞動報酬; 4、提高職工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方法主要有: (1)企業(yè)提供住所,是個人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有效方法; (2)企業(yè)提供假期旅游津貼; (3)購買保險公司的理財險; (4)部分計入工資單,其余工資采取用發(fā)票報銷的方式; (5)多向稅務部門爭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實物形式發(fā)放; (7)多繳公積金(但是同樣企業(yè)也面臨多繳)。同時個人也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因此勞動者個人可以通過增加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來降低工資總額,從而減少應當交納的個人所得稅。 (8)企業(yè)提供員工福利設施。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關于工傷期間工資的結算問題,相關法律條例明確規(guī)定,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后休養(yǎng)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具體的停工留薪期應當由職工就診的醫(yī)療機構或工傷康復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來確定。停工留薪期如果超過12個月,則需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
拖欠勞動者工資怎么處理
首先,建議先進行勞動監(jiān)察投訴,讓勞動監(jiān)察大隊督促用人單位支付工資。 然后,如果能夠證明是勞動關系的還可以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最后,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的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2020.05.08 144 -
勞動者拖欠工資怎么處理
如果公司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公司按應付工資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公司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2020.01.27 158 -
-
勞動合同如何合理避稅
員工工資合理避稅,目前常見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1)將工資發(fā)放盡量安排在允許稅前扣除額從下; (2)提高職工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 (3)可采取推遲或提前的方法,將各月工資收入大致拉平; (4)納稅
2022-08-14 15,340 -
勞動者交工資稅怎么算的
工資稅,即個人所得稅。因為個人所得稅里有一項是工資、薪金,故名。工資稅的計算,即工資稅怎么扣:新個稅法規(guī)定,從2011年9月1日起執(zhí)行,工資薪金適用七級超額累進制,具體如下薪金所得適用稅率:起征點是3
2022-10-28 15,340 -
偷稅避稅的勞動合同
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
2022-08-12 15,340 -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工資怎么辦理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勞動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
2022-03-01 15,340
-
00:50
未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支付幾倍工資未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的,應當支付兩倍工資。用人單證招錄勞動者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支付兩倍工資的時間應當從用工的第二
3,124 2022.04.17 -
00:59
勞動局不處理拖欠工資怎么辦勞動局不處理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向法院起訴。 1、拖欠工資全稱是無故拖欠工資,即單位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 2、拖欠勞動工資一般情況下屬于民事糾紛,可以通過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或法院解決; 3、如果勞動仲裁不
2,074 2022.05.23 -
01:05
拖欠工資勞動局不處理怎么辦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
3,30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