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罪受害人可以得到賠償。集資詐騙罪受害人可以追回被騙資金,判決返還被害人的涉案財物,法院會通知被害人認領。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一、集資詐騙罪一般怎么判刑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犯集資詐騙罪,屬于從犯的,應當在其法定量刑幅度內進行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集資詐騙罪涉案的單位怎么判刑
如果是單位成立集資詐騙罪,應當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三、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具體有什么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guī)定,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4.本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
在對方全責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哪些賠償?
471人看過
-
受害人可以獲得更多賠償的五種情況
487人看過
-
受害人能否在詐騙案件中獲得賠償
79人看過
-
國家賠償法受害人什么情況下可獲賠償
446人看過
-
行政賠償哪些情況可以獲得
385人看過
-
哪些情況下勞動者可以獲得賠償2024最新
362人看過
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劃分。 根據規(guī)定,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在犯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等八大嚴重犯罪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低于十四周歲的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此外... 更多>
-
集資詐騙受害人如何維權, 集資詐騙罪的受害人可以獲得哪些刑事賠償浙江在線咨詢 2022-04-26集資詐騙受害人如何維權 (一)是在刑事判決書中直接判決賠償。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二)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
-
什么情況下受害人有權取得行政賠償? 受害人可以獲得行政賠償的情形云南在線咨詢 2022-01-24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下列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時,受害人有權取得行政賠償: 1、違法拘留或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行為;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3、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6、違法
-
集資進行非法集資受害人可以獲得賠償嗎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3-03-03非法集資受害人可以申請賠償,有兩種方式: 1.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
-
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受到損害哪些情況下可以獲得賠償河北在線咨詢 2022-03-12答:消費者只要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受到了人身、財產的損害,就可以依法獲得賠償,而不論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是否有過錯。即使經營者在商品生產過程、銷售過程或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并未故意制售有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或提供這樣的服務,甚或采取了各種防范措施,只要是該商品或服務引起的損害,經營者就要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損害完全是由受害者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則經營者不承擔責任。
-
在遭受車禍的情況下,受害者是否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天津在線咨詢 2025-01-09在某些情況下,當勞動者遭受交通事故或工傷事件時,可能會同時獲得兩種賠償。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雙重賠償的實現存在特定的前提條件。具體而言,這種情況只能發(fā)生在勞動者在上下班過程中的偶發(fā)交通事故,并且他/她在該事故中不負主要責任,也即并非全責、次要責任或同等責任。 對于由交通事故引發(fā)的工傷事件,應首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處理。關于工傷保險待遇的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如下所述: 1. 如果交通事故已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