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過程中破壞了設施怎么賠償
過程過程中破壞了設施,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由施工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按財產(chǎn)損毀時的價值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財產(chǎn)損失計算方式】侵害他人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條【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施工致害責任和窨井等地下設施致害責任】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掘、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造成他人損害,施工人不能證明已經(jīng)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窨井等地下設施造成他人損害,管理人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財產(chǎn)損害賠償范圍
1、財產(chǎn)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chǎn)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xiàn)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chǎn)、停業(yè)所造成的財產(chǎn)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tài),即在功能上、形態(tài)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jīng)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jīng)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用種類、質(zhì)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章 損害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
2024怎么起訴施工方破壞賠償
119人看過
-
施工中玻璃壞了如何賠償
478人看過
-
破壞公共設施觸犯什么法律,破壞公共設施怎么處罰
480人看過
-
施工過程中受到輕傷怎么賠償
446人看過
-
如何理解“破壞交通設施罪”中的“破壞”
325人看過
-
施工工程損壞賠償標準
366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破壞公路設施損壞賠償香港在線咨詢 2022-02-24屬于故意毀壞財物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處行政處罰。損壞他人財產(chǎn)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法律規(guī)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
-
破壞了安全設施,肆意破壞交通安全設施應當怎么定罪甘肅在線咨詢 2022-08-05《刑法》第117條規(guī)定:“破壞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對該罪規(guī)定了非常重的法定刑,體現(xiàn)了對此類對象的嚴格保護。因為一旦此類對象遭到破壞,將造成巨大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破壞交通設施罪的構成要件是:該罪所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shù)陌踩?。所侵害的對象是軌道?/div>過失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與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陜西在線咨詢 2023-06-13過失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與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侵犯的對象都是正在使用中的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在客觀方面都實施了毀壞行為,并且侵犯的客體都是公共安全。但是兩罪在犯罪構成上有明顯區(qū)別: (1)主觀方面不同。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是故意,即行為人積極追求或放任上述設施被破壞的危害結果;過失損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是過失,即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上述設施被過失損壞交通設施與破壞交通設施罪的區(qū)別陜西在線咨詢 2023-06-13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與破壞交通設施罪,侵害的客體和對象相同。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 (1)對犯罪結果要求不同。前者破壞交通設備的過失行為必須造成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嚴重后果才構成犯罪;后者只要實施破壞交通設備的行為,并足以使交通工具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均成立犯罪,而且構成犯罪既遂。 (2)主觀罪過不同。前者是過失犯罪,后者是故意犯罪。從行為人認識方面看,前者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