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舉的概念
歷史上,公職的產(chǎn)生辦法有多種,如世襲、篡奪、任命、抽簽、考試、決斗、依某種資格遞補和選舉等,種類之繁,實難一一列舉。人類政治經(jīng)過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政治制度上的趨同傾向日漸明顯,公職產(chǎn)生的方式亦隨之趨同。在現(xiàn)代社會,由于人民主權思想的影響,選舉成為公職產(chǎn)生的主要方式,世襲、任命、考試、遞補等成為次要的形式,而許多其他形式則已消失或變?yōu)榉欠ā?/p>
選舉(election)一詞源于拉丁文eligere,意指挑出或揀出。
一般意義上,選舉指一定的社會成員,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選擇公職人員或代表的行為。我國憲法學上所講的選舉則指選民、選舉單位或國家機關按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式選定國家代表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行為。
近現(xiàn)代的選舉首先是指自由選舉,即將選舉視為一種公民的權利;
其次,選舉也應是民主選舉,即體現(xiàn)多數(shù)人統(tǒng)治要求的選舉或產(chǎn)生多數(shù)人統(tǒng)治的選舉;最后,自由民主的選舉還要求有和平的社會環(huán)境及法治秩序作保障,不能指望一個基本上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的國家會有真實意義上的民主選舉。
(二)選舉的政治價值和意義
上面介紹了現(xiàn)代選舉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但為什么會有這些特征和要求?為什么選舉對民主而言如此之重要?這就要從選舉的政治價值和意義上進行深入分析。簡單說,選舉的政治價值和意義在于它是使政府和公共權力合法化的必由之路:在一個自認是民主的制度構成中,權力應來自于人民,且權力的行使須處于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下。
故此,從權力的來源出發(fā),以現(xiàn)代民主社會為基點,可看出選舉的作用和意義在于:
首先,為共同生活秩序的需要,任何社會都要有權威,但實現(xiàn)權威的途徑在專制社會和民主社會中是不一樣的。在民主社會中,由于公民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平等者之間無管轄權,在初始的社會關系中誰也無權向其他人發(fā)號施令,而必須以選舉的方式來產(chǎn)生和決定管理社會的權限。
其次,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任何人都不能自稱為先知,去宣布人們的一般利益是什么,因為每個人的意見對自己來說都是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意見不可能用真理來決斷,
這是人類天性使然。選舉就是達成社會公意的活動。這就是近代民主選舉制的基礎,也說明選舉的必然性。
第三,選舉是主權在民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在民主制度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或地區(qū),選舉是和平時期國家政治過程的出發(fā)點。在這樣的國家中,沒有選舉,也就沒有政治權力;沒有選舉,憲法所進行的任何公共權力設定就毫無意義??梢哉f,只有在經(jīng)過人民選舉后,國家機構才能組成,國家權力才會有人行使。選舉是政府構成和政權運作合法性的本原,因為任何人必須經(jīng)過人民授權,方具備掌握國家機關和行使權力的合法資格。
第四,如前所述,定期選舉產(chǎn)生公職人員,是近代民主制的最基本特征。但并非有選舉就一定有民主。通常而言,選舉的普遍程度是衡量真假民主及民主程度高低最直觀的尺度。即是說,無選舉即無現(xiàn)代民主;有選舉而又形同虛設,權力機關及其行使者并非來自于選舉,其選舉和民主則均為假;只有少數(shù)公民享有選舉權或投票權,就表明民主程度不高。
最后,選舉并不是權力產(chǎn)生與行使過程中最民主的方法,按照盧梭的觀點,理想的民主應是由人民直接進行立法的狀態(tài)。
不過,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可以做到這一點。除選舉外,當然亦非沒有其他人民參政的形式,如全民公決(referendm)、人民創(chuàng)制權(initiative)和人民罷免權(righttorecall),通常被認為是直接民主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
-
公益信托的概念及獨特價值
422人看過
-
高價值專利的概念
287人看過
-
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法律概念
278人看過
-
無罪推定的概念訴訟價值以及如何執(zhí)行
59人看過
-
行政責任概念特征及行政侵權概念
98人看過
-
選任制公務員的概念及范圍
73人看過
憲法解釋原則主要有:恪守憲法精神原則。 憲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過憲法基本原則這一載體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且這些原則不因時代的變遷而受到影響。 因此,憲法解釋活動必須始終恪守并維護憲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則,而不能與之相悖。因此,恪... 更多>
-
破壞選舉罪界定及其相關概念是哪些?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8-05破壞選舉罪(刑法第256條),是指在選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國家機關領導人員時,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shù)等手段破壞選舉或者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
舉證責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山西在線咨詢 2025-01-29舉證責任是指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需要對自己提出的主張進行證據(jù)收集和提供。如果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jù),或者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法院應當進行調查收集。在侵權訴訟案件中,法律直接規(guī)定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民事案件舉證責任可以分為當事人舉證責任和人民法院舉證責任。當事人舉證責任包括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
-
請問政治局常委選舉怎么選?山東在線咨詢 2021-10-28黨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要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產(chǎn)生。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中央書記處是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事務機構,成員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名,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黨
-
行政執(zhí)法學的概念及特點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11-031、行政執(zhí)法,是指在實現(xiàn)國家公共行政管理職能的過程中,法定的國家行政機關和得到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法律規(guī)范,以達到維護公共利益和服務社會的目的的行政行為。 2、一般認為,行政執(zhí)法行為既包括抽象的行政行為,也包括具體的行政行為。而這里所講的行政執(zhí)法,則主要指的是具體的行政行為。
-
舉證責任的概念及舉證責任倒置是什么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05舉證責任,指訴訟主體在訴訟活動中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有舉出證據(jù)的義務。舉證責任的概念,來源于古羅馬訴訟中,即“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它包含兩項內容:一是當事人對主張的事實負有提出證據(jù)證明的義務,否認的一方?jīng)]有舉證責任;二是雙方當事人的主張都提不出足夠證據(jù),則負舉證責任的一方敗訴。舉證責任倒置指在訴訟中按舉證責任一般原則原告本應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負舉證責任,卻因某種原因依法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原則。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