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的被告應當是對當事人遭受的損失負有責任的合同相對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有明確的被告,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合同訴訟中的被告,是指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爭議,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原告和被告都是合同訴訟的當事人,是最基本的訴訟主體,訴訟當事人的特征在其身上有最充分的體現(xiàn)。原告和被告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與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而參加訴訟,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約束。
合同糾紛案子直接起訴合同相對人就行。合同訴訟中的被告,是指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爭議,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一、什么情形下會出現(xiàn)合同糾紛問題
1、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是在合同履行期到來后,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全部義務。在一方拒絕履行的情況下,另一方有權要求其繼續(xù)履行合同,有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金和損害賠償責任。
2、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的履行違反了履行期限的規(guī)定。在遲延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遲延履行的違約金,在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情況下,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3、不適當履行
不適當履行是指當事人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質(zhì)量要求,即履行具有瑕疵。質(zhì)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4、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是指合同雖然履行,但履行不符合數(shù)量的規(guī)定,或者說履行在數(shù)量上存在不足。在部分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按約定交足數(shù)量,也有權要求支付違約金,在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情況下,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
買賣合同能否列配偶為被告
438人看過
-
繼承糾紛原被告怎么列
385人看過
-
買賣合同糾紛:被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408人看過
-
買賣合同糾紛被告可以不請律師嗎
68人看過
-
買賣合同糾紛必須去被告所在地嗎
106人看過
-
撫養(yǎng)權糾紛被告列誰
434人看過
傳喚是指為了方便案件的審理,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一種措施。傳喚犯罪嫌疑人應出示工作證明和傳喚證,并且傳喚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2小時。 刑事傳喚是不能異地進行的,應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縣進行,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戶籍所在地。... 更多>
-
-
訴訟中在合伙的合同糾紛中如何列被告西藏在線咨詢 2022-12-03將合伙合同中的其他侵犯自己權益的合伙人列為被告。訴訟中的被告,是指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爭議,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原告和被告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與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而參加訴訟,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約束。
-
合伙協(xié)議糾紛如何列被告臺灣在線咨詢 2022-05-28將合伙合同中的其他侵犯自己權益的合伙人列為被告。訴訟中的被告,是指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爭議,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原告和被告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與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而參加訴訟,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約束。
-
-
買賣合同糾紛被告什么時候可以看原告的證據(jù)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06買賣合同糾紛被告參考如下法條申請證據(jù)交換?!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七條經(jīng)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jù)。人民法院對于證據(jù)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jù)。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jù)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jù)的,交換證據(jù)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