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shù)美袨榈奶幜P依據(jù)是什么
不當?shù)美奶幜P是拒不返還可構(gòu)成侵占罪。不當?shù)美麘敺颠€原物,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不當?shù)美笡]有合乎法律的根據(jù),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jù)而被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
法律依據(jù):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
不當?shù)美侵敢蛩藳]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二、不當?shù)美脑V訟時效是幾年
不當?shù)美脑V訟時效是三年。訴訟時效期間是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非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是否延長。
三、不當?shù)美臉?gòu)成要件有哪些
1.一方獲得利益;
2.他人利益受到損失;
3.一方獲得利益與他人利益受到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4.一方獲得利益及他人利益受到損失無法律上的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 分則 第五章 侵犯財產(chǎn)罪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n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n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不當?shù)美筒划數(shù)美惺裁搓P系,法律依據(jù)是什么四川在線咨詢 2023-09-09不當?shù)美笡]有合法根據(jù),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jù)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shù)美娜〉茫皇怯捎谑芤嫒酸槍κ芎θ硕鵀榈倪`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shù)美某闪⒁兴模阂环饺〉秘敭a(chǎn)利益一方受有損失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上的根
-
-
不當?shù)美鹪V書的依據(jù)?香港在線咨詢 2022-07-09不當?shù)美笡]有合法根據(jù),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jù)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jù)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shù)美娜〉?,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0條規(guī)定,拒不償還不當?shù)美?/div>具體那些證據(jù)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jù)西藏在線咨詢 2022-05-25這是法的沖突的解決問題。解決原則是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新法優(yōu)于舊法。什么行為是行政處罰證據(jù)的法律依據(jù)?寧夏在線咨詢 2022-08-05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明確規(guī)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jù)不足的,人民法院應判決撤銷。因此,主要證據(jù)是否充分,是人民法院判斷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要件之一。筆者梳理了近年來發(fā)生的部分煙草專賣行政訴訟案件,其中很多行政處罰之所以被法院撤銷,就是因為主要證據(jù)不足。但在實踐中,許多執(zhí)法人員對哪些是主要證據(jù),怎樣算主要證據(jù)不足比較模糊,在此拋磚引玉,旨在引起各位同仁探討。 主要證據(jù)是指對違法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