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般侵權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要件:
1、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或強制性規(guī)定。
2、損害事實的存在。既包括對公共財產(chǎn)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chǎn)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chǎn)性權利的損害。
3、因果關系。不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即引起損害事實的發(fā)生是由于不法行為的實施,如果損害事實并非不法行為的實施所致,則不構成侵權。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無論其是故意還是過失,是一般過失還是重大過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
二、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chǎn);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xù)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guī)定懲罰性賠償?shù)模勒掌湟?guī)定。
-
侵犯隱私權責任的構成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要件
322人看過
-
理解構成侵權責任的四個要件
236人看過
-
構成侵權責任的要件有哪些,如何認定侵權賠償責任
104人看過
-
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310人看過
-
構成產(chǎn)品侵權責任需具備哪些要件
200人看過
-
哪些構成要件涉及到侵權責任糾紛
400人看過
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對于一般的侵權責任,其構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行為人實施了非法行為。 二、存在損害事實,即在客觀上造成他人財產(chǎn)損害或者精神損害。 三、非法行為與損害后果... 更多>
-
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與賠償責任是什么?廣西在線咨詢 2022-02-24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構成要件具違法性著作權法所稱的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義務,侵害他人依著作權法享有的人身權或財產(chǎn)權的行為。如果侵害他人的財產(chǎn)權是直接基于違反合同義務發(fā)生的,這種行為通常僅視為違約行為,而由行為人承擔違約責任。損害事實有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chǎn)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損害。損害是違法行為的客觀后果。因果關系和損害事實有因
-
有什么要件構成民事侵權責任福建在線咨詢 2023-07-12當發(fā)生侵權行為的時候,侵權人需要承擔相適應的民事侵權責任。 當然也需要滿足一定的要件才需要承擔損害賠償?shù)呢熑危袷虑謾嘭熑伟缦拢?1、行為的違法性。 2、因果關系。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lián)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 3、損害事實的存在。損害事實,既包括對公共財產(chǎn)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chǎn)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chǎn)性權利的損害。 4、行
-
知識產(chǎn)權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知識產(chǎn)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臺灣在線咨詢 2022-03-18構成要件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關于違法性問題。這是知識產(chǎn)權侵權行為一個重要的構成要件,雖然在學術界不少學者在研究違法性是否應獨立地成為侵權的構成要件,但至少在知識產(chǎn)權侵權領域,違法性這個要件是必不可少的。 2.關于損害事實(結果)問題。在一般民事侵權理論侵權的構成中,無論是三要件說、四要件說還是五要件說,都認為損害事實是民事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但是已經(jīng)有不少學者提出,在知識產(chǎn)權侵權構成中,損害事
-
什么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過錯與無過錯責任的侵權之構成要件重慶在線咨詢 2022-12-12一、什么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具體侵權行為的各種作為必要條件的因素。行為人的某一行為只有具備了法律規(guī)定的相關要件,才構成侵權行為,行為人才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過錯責任的侵權與無過錯責任的侵權之構成要件 (一)過錯侵權的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應為四個; 1、加害行為的違法性(侵害行為); 2、損害事實; 3、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4、行為人的過錯。 (二
-
職務侵權,職務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青海在線咨詢 2021-06-161、主體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性質(zhì)侵權行為的發(fā)生必須是執(zhí)行職務所致。法人、其他組織法定表或代理所在單位實施,因而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民事責任。法人、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的行為如果與執(zhí)行或履行職務無關,則不構成職務侵權。 3、不當行為必須是執(zhí)行職務中的不當行為。所謂不當行為,是指執(zhí)行職務中違反法律規(guī)定,損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行為。例如濫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