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商哪些行為算欺詐消費者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4-05-19 14:09:10
134 人看過
在現(xiàn)房銷售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七種不規(guī)范行為:
首先是,將質量低劣的房屋偽裝成符合標準乃至優(yōu)秀品質的房屋進行銷售;
其次是,刻意掩蓋房屋真實面積以此打著謀求暴利的旗號;
再次是,將常規(guī)合格的房屋夸大為優(yōu)質工程并借此獲取額外的優(yōu)質工程加價費用;緊接著是,銷售明目張膽地將無法在房地產市場進行公開銷售的房產推銷出去;接下來是,惡意抬高最低售價、清盤價等具有欺詐性質的價格進行銷售;
再者是,故意隱瞞開發(fā)商真實身份或者冒用其他開發(fā)商名義進行銷售;
最后是,采用雇傭他人等手段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以及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大眾傳媒對商品房進行無法兌現(xiàn)的虛假宣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
出賣人在交付使用的房屋內的面積或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所約定的面積發(fā)生不符,如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則依約處理;
若無約定或約定模糊,則依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若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則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進行實際的價款結算,若消費者因此請求解除合同,此項主張不應得到支持;
(二)若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消費者有權提出解除合同,同時獲得退回已支付的購房款以及相應的利息收益。
如果消費者仍舊愿意繼續(xù)履行該份合同,則無論是實際住房面積大于還是小于合同約定,當面積誤差在3%以內(含3%)時,按照約定的價格進行補足,超出3%的部分,按照實際存在的誤差,分別由賣方和買方按照各自的比例分擔/收益。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商家對消費者欺詐行為
462人看過
-
欺騙消費者行為怎么起訴商家,欺騙消費者行為有哪些
130人看過
-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如何處罰,經營者哪些行為是欺詐消費者
470人看過
-
消費者容易遇到哪些欺詐行為
91人看過
-
經營者的哪些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410人看過
-
消費者權益法欺詐賠償幾倍,消費者權益法欺詐行為有哪些
316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
詞條
#法律綜合知識
最新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哪些行為構成開發(fā)商欺詐?山東在線咨詢 2023-02-20一、開發(fā)商的什么行為構成欺詐 1、銷售現(xiàn)房時,將偽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優(yōu)質房屋銷售的; 2、銷售現(xiàn)房時,故意隱瞞房屋真實面積,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優(yōu)質工程從而騙取優(yōu)質工程加價的; 4、銷售明知不能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公開銷售的房屋的; 5、虛標最低價、清盤價等欺騙性價格進行銷售的; 6、故意隱瞞開發(fā)商真實身份,或冒充其他開發(fā)商名義銷售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
開發(fā)商都會有哪些欺詐行為貴州在線咨詢 2023-10-241、出售現(xiàn)房,以次充好或者對購房者隱瞞房屋的真實面積,以牟取暴利。 2、以一般的房屋冒充優(yōu)質工程,從而騙取優(yōu)質工程加價。 3、明知道是不能上市交易的房屋,但還是欺騙購房者進行公開銷售。 4、利用廣告等媒體,對出售的房屋做虛假宣傳。 5、雇傭他人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
-
經營者的哪些行為是消費者欺詐的行為四川在線咨詢 2022-04-16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發(fā)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根據(jù)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一般來說,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屬于欺騙消費者權益:⑴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銷售“處理品”、“殘次品”
-
欺詐消費者行為算欺詐消費者個人財產如何認定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18他們的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0公布 第一條為制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的欺詐消費者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
-
哪些是欺詐消費者行為,欺詐消費者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及法律責任有哪些臺灣在線咨詢 2022-02-25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有: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四、以虛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詐性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