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購買茶葉送親友,沒想到茶葉竟過期了!昨日,外地來無錫的劉某反映:4月20日下午,他在錫城家樂福某花園店購買了7盒2個品種的茶葉,結賬后發(fā)現(xiàn)居然都是過期商品。
劉某說,他所購買的茶葉為茗波杭州龍井茶,每盒200克裝,單價分別為94.8元、80.2元,劉某共花了634.4元。事后,他無意中看到生產(chǎn)日期,竟是2009年3月25日、3月17日和2月10日,再看茶葉包裝上注明商品保質期為12個月。
茶葉都是過期的!劉某當即向超市反映,對方表示領導暫時不在,要他次日再來解決,雙方并未就賠償金額進行協(xié)商。劉某說,我不是在乎他們賠償多少錢,而是要用我的例子,提醒其他消費者小心別買到過期貨。
然而,家樂福某花園店方的說法,與劉某并不一致。該店銷售主管陳經(jīng)理承認,他們工作中存在疏忽,導致過期商品沒有下架,屬于店方責任。目前,該商品已經(jīng)撤柜。
但是事情沒那么簡單,這位細心的劉先生,我們是老相識了!陳經(jīng)理說,就在幾個月前,他就曾因在店里買到過期商品,獲得了1000元賠償。這一次,劉先生又來了!對于賠償金問題,雙方說法也不一致。陳經(jīng)理說:當天也就是4月20日,我們就賠償問題和他協(xié)商。店方同意退款并賠償1500元,但對方堅持要求賠償5000元。雙方在此產(chǎn)生分歧。
陳經(jīng)理透露,在這位劉先生前后兩次的購物清單上,所購的全是過期商品。
4月21日下午,記者致電劉先生,詢問其是否為職業(yè)打假人,為何兩次都是專門購進過期食品?劉某有些支吾,堅稱自己都是偶然碰巧,并非存心為之,向媒體投訴也是為了提醒其他消費者,避免消費者利益受損。
無錫市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張副處長表示:茶葉屬于食品類,如確有過期,消費者可以要求原價10倍的賠償。遇到消費糾紛問題,建議消費者撥打消協(xié)熱線12315投訴。他同時建議商家:第一,定期檢查商品,對即將到期的及時下架;第二,如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與消費者溝通達成賠償協(xié)議。
超市方表示,他們也會采取相應措施,加大人力檢查易過期商品,盡量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陳經(jīng)理向記者透露,在最近一年多內,他們已遇到七八起類似情形,這些消費者專在超市找茬,并以此獲利。
-
銷售過期茶葉,超市退一罰四
138人看過
-
家樂福超市銷售摻假青菜遭消費者投訴
485人看過
-
賣過期茶葉一賠十
295人看過
-
茶葉過期投訴商家怎么處罰
469人看過
-
規(guī)范銷售行為,打擊三無茶葉
489人看過
-
個人銷售茶葉是否違法?
198人看過
打假主要表現(xiàn)為政府打假、消費者打假和企業(yè)打假。打假是伴隨制販假而生的。制販假的存在,源于暴利誘使,法制漏洞,政府無為,企業(yè)乏力,消費者趨向五方面原因。 制販假問題的解決之道,在于企業(yè)加強技術研發(fā),提升產(chǎn)品競爭力;消費者提高知識產(chǎn)權保護意識和... 更多>
-
明知茶葉過期仍然購買,能否向超市索賠償?陜西在線咨詢 2022-10-23超市的辯解是不合理的,其不予賠償?shù)淖龇ㄊ遣缓戏ǖ?。首先,根?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因此,你可以就此獲得采購茶葉金額的三倍賠償。另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關于審理食品藥
-
茶葉上市公司有哪幾家湖北在線咨詢 2024-04-27茶葉上市公司有:1、天目湖603136;2、峨眉山A000888;3、ST康美600518;4、ST維維600300:公司主要從事豆奶粉、乳品、白酒和茶葉的生產(chǎn)、銷售;其主導產(chǎn)品為“維維”豆奶粉系列產(chǎn)品、“天山雪”乳品系列產(chǎn)品和“枝江”、“貴州醇”酒等系列產(chǎn)品及“怡清源”茶葉系列產(chǎn)品。維維牌豆奶粉連續(xù)十三年榮列同類產(chǎn)品市場綜合占用率第一名。公司穩(wěn)居豆奶行業(yè)首位,品牌享有較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
茶葉生產(chǎn)廠家離職合同期限是多久江蘇在線咨詢 2023-11-29勞動合同期限一般的時間限制是一年,依據(jù)有關的法律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
職業(yè)打假人在超市里買的梅子過期一天,賠償多少錢廣西在線咨詢 2022-10-09這個要看以什么理由要求賠償,如果以存在欺詐為由,主張賠償,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以主張三倍賠償,不足500元的,可以算至500元;如果是以不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根據(jù)《食品安全法》則可以主張十倍賠償,不足1000元的,可以主張1000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