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是所有現代國家政府的一項重要社會經濟政策。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民社會保障權利的實現,是衡量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2018年7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的《社會保險法》,確立了一個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險體系的總體框架,也對城鄉(xiāng)統(tǒng)籌問題做出了方向性的規(guī)定。它立足于長遠、立足于我國所有的勞動者和公民都能平等享受社會保險權利,同時也履行社會保險義務這樣一個基本點來設定它的法律條款。隨著這部法律的實施,所有的勞動者和公民都能夠平等享受這種權利。主要體現在:
(一)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
《社會保險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基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的繳費原則和享受的利益,體現了權利與義務對等。社會保險關系實質上就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就公民個人來講,當其符合法定條件而取得社會保險金時,他居于權利主體的地位;而取得社會保險待遇有一個先決條件,即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社會保險費,在這時,個人則處于義務主體的地位。
(二)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原則
《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社會保險制度的方針是?;?。社會保險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證公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但對衣、食、住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就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情況來看,社會保險所能滿足的也主要是這一層次的需求。這一方面受制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待遇標準過高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社會保險制度的推行,有利于社會公平的實現,但如果社會保險的標準過高,就極易導致效率的損失。
(三)普遍性原則
《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了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xù)的方針,其目的是將社會保險制度盡可能多的擴及到所有公民。我國《憲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fā)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边@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賦予廣大勞動者以獲得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事實上,社會保險作為一種社會安全制度,只有盡可能地擴大保險范圍,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渡鐣kU法》把所有勞動者都納入社會保險體系中,確立了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險體系框架。
就目前來看,中國社會保險制度“碎片化”較為嚴重,社會保險制度對農民工、靈活就業(yè)人員保障覆蓋面仍較低,社會保險制度在城鄉(xiāng)之間仍有較大差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民基本社會保障權的平等。雖然《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了社會保險制度的具體實施路徑,但我們仍要看到,社會保障覆蓋的不平衡,人為地造成了中國公民實現的社會保障權的不平等,從而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
為了讓公民享有平等的社會保障權,筆者認為:一是在思想上轉變觀念,要認識到社會保障不僅僅是“穩(wěn)定器”、“安全網”、更是保障人權的有效措施,是實現人權保障的重要途徑。社會保障的定位應該是“人本位”或“權利本位”。二是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法律實施機制,建立起權利義務明確的完善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為公民的社會保障權的保護和平等實現提供良好的法律環(huán)境,嚴格按照《社會保險法》所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義務執(zhí)行。三是要加快對社會保障的各項內容的完善與建設,特別要重視農民、農民工等群體、城鄉(xiāng)間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盡快完善與我國國情、經濟水平相適應,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四是應建立完善的基本社會保障權司法救濟制度??梢栽谌嗣穹ㄔ涸O立社會保障法庭,專門從事審理社會保障爭議案件,使公民在其社會保障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獲得有力的司法保護。五是促進中國社會保險立法與國際接軌。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則和國際勞工公約完善社會保險立法,以達到協(xié)調勞動關系和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的目的。
-
社會保障的概念和特征及基本原則
373人看過
-
什么是社?;鸺盎驹瓌t是什么
402人看過
-
社會保障的原則
284人看過
-
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原則是怎樣的
254人看過
-
什么是社會保障制度,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遵循的原則
94人看過
-
社會保障法的立法體系和基本內容
167人看過
保險費是指當投保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當保險財產遭受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損失,或人身保險中人身發(fā)生意外時,保險人均要付給保險金。保險費由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和保險期限構成。... 更多>
-
社會救助基本原則云南在線咨詢 2023-06-11社會救助原則如下: 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根據憲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xù),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統(tǒng)籌全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國務院民政、衛(wèi)生計生、教育、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
-
當代中國立法總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立法總的基本原則有哪些主要原則江蘇在線咨詢 2022-02-23立法基本原則是一定的立法主體據以開展立法活動的重要準繩。當代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可以分為總的基本原則和各種立法活動所要堅持的具體原則與特殊原則。就立法總的基本原則而言,最為重要的當屬法治原則、民主原則。 1,立法的法治原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實現國家生活的法治化,要求國家生活的有法可依。主要內容和要求是:立法權的存在和運行都應有法的根據,立法活動都應依法進行;規(guī)范立法運作的法,在促
-
社會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在法律上如何解決?海南在線咨詢 2025-01-03社會保險的基本原則包括公平原則、責任分擔原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原則以及普遍性和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旨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貧富差距,使民眾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
-
2022年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原則是怎樣的河南在線咨詢 2022-11-131、安全性原則,社會保障基金是一種??顚S玫幕?,是受保人的“保命錢”。為了確保社會保險機構有足夠的償還能力,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是必須遵守安全性原則,使基金能夠安全返回。多數國家通過立法規(guī)定社會保障基金必須投資于安全性資產上,因此政府債券作為“金邊債券”往往成為首先。但是,安全性資產的收益率較低,在通常情況下難以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2、流動性原則,基金投資的流動性是指為保值增值而將基金投資的
-
訂立過失的責任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湖南在線咨詢 2022-11-25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原則應該是過錯責任原則,即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合同未成立、合同無效或合同被撤銷,致使對方信賴利益損失時,應以其過錯作為確定責任的要件及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這里包括兩層含義: 1、過錯責任原則要求以主觀過錯作為過錯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2、這種過錯必須與信賴利益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以此來確定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