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民事欺詐
民事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詐的有以下構成要件:
(1)一方主觀上有欺詐的故意,隱瞞虛假情況或不告知對方情況是一方故意所為,故意包括明知虛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應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沒有告知。
(2)一方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該行為可以是故意告知虛假情況的作為行為,也可以是有義務告知不予告知的不作為行為。隱瞞則包括故意以一定行為掩蓋真實情況的作為和不予告知真實情況的不作為。
(3)由于一方的欺詐行為,誘使對方陷入了錯誤的認識。
(4)由于錯誤的認識而做出了違反其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在沒有對方的欺詐行為下另一方本應作出或不做出一定行為,然而由于一方的欺詐行為而不作出或作出了一定的行為。
2、什么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該行為刑法規(guī)定中有以下表現(xiàn)形式: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3、民事欺詐向合同詐騙區(qū)別
(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財物的數(shù)額不同。
-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合同糾紛、普通詐騙罪的區(qū)別
83人看過
-
區(qū)分合同詐騙與民事欺詐的方法
115人看過
-
是合同詐騙還是民事欺詐?
346人看過
-
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合同欺詐的常見情形
369人看過
-
欺詐與合同:陰陽合同與合同詐騙的異同分析
206人看過
-
合同刑事詐騙與合同民事欺詐兩者之間都有什么不同?
393人看過
合同詐騙也屬于詐騙罪的一種,我國法律規(guī)定了定罪數(shù)額,只有數(shù)額達到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詐騙罪,法院才會定罪處罰,詐騙數(shù)額有三個標準,數(shù)額較大,指個人詐騙公私財物三千元以上;數(shù)額巨大,指個人詐騙公私財物三萬元以上;數(shù)額特別巨大,指個人詐... 更多>
-
附件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區(qū)別是什么,合同詐騙與民事欺詐有什么區(qū)別新疆在線咨詢 2022-04-16合同詐騙和民事欺詐的主要區(qū)別有: 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
-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 合同詐騙罪與欺詐行為的認定標準澳門在線咨詢 2022-03-14一、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
-
怎么區(qū)分與欺詐,合同詐騙與民事欺詐的界限山東在線咨詢 2022-10-28一、怎么區(qū)分合同詐騙與欺詐(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
-
什么是合同詐騙罪,同民事欺詐行為的區(qū)別,合同詐騙與詐騙罪的區(qū)別西藏在線咨詢 2022-03-07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同民事欺詐行為的區(qū)別: (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
合同詐騙中的刑事詐騙與民事欺詐有什么不同臺灣在線咨詢 2023-01-25合同詐騙中的刑事詐騙與民事欺詐的不同: (一)二者的主觀意圖或目的不同; (二)二者欺詐的內容及手段不同; (三)二者欺詐財物的數(shù)額不同; (四)二者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