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為起訴、應訴;
2、代為申請保全;
3、代為提供證據(jù)、鑒定人和勘驗人、要求重新鑒定調查或請求調解、申請回避、發(fā)表代理意見;
4、申請執(zhí)行;
5、其他約定可代理的事項。
特別授權的,還可行使代為和解、上訴等涉及實體利益的相關權利。
一、勞動仲裁委托書范本委托怎么寫
委托人,受委托人的姓名和工作單位;
職務及其電話。
現(xiàn)委托上列受委托人在勞動仲裁一案中,作為我方代理人。
代理人的代理權限為:
1、代為接收法律文書,參加庭審、申請回避、提供證據(jù)、進行反駁和辯論。
2、代為承認、放棄、變更仲裁請求,進行調解、和解,提起反請求。
上列受托人的代理期限自本委托書簽字之日起至終結之日止。
最后委托人簽字。
委托書日期。
二、訴訟離婚當事人的權利都有哪些
(1)有辯論的權利。
(2)有申請法院調解的權利。
(3)對法院的判決不服有提起上訴和申訴的權利。
(4)有自行和解的權利。
(5)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6)有委托代理人代為訴訟的權利。
(7)有申請案件承辦人及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回避的權利。
(8)有提供證據(jù)的權利。
(9)有查閱庭審材料的權利。
(10)有復制庭審材料和法律文書的權利。
三、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授權委托書首先要寫明委托方和被委托方雙方的基本信息。其次,在正文部分要寫明委托事由以及寫明代理權限。若是全權委托的,寫明具體的代理事項。因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授權委托書必須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托人的特別授權。
-
代位權訴訟范圍是否包括違約金
171人看過
-
行政訴訟的代理權限與民事訴訟的代理權限
198人看過
-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權限是否包括執(zhí)行程序
104人看過
-
公民的訴訟權利范圍包括哪些方面?
442人看過
-
代位訴訟訴訟范圍的限制
172人看過
-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有什么權限?
300人看過
代理是法律術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業(yè)務范圍陜西在線咨詢 2022-08-18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利來自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及他們的授權,訴訟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實體利益的訴訟行為,如代理當事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等,仍需做特別授權,在特別授權的情況下,代理人主要有以下訴訟權利: (1)原告方代理人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提起訴訟; (2)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鑒定人員、翻
-
委托代理人的范圍包括什么?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5-171、當事人的近親屬。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律師是國家法律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者,近年來我國的律師隊伍不斷擴大,素質不斷提高,已經(jīng)成為我國法治建設中一支強有力的隊伍。根據(jù)律師法規(guī)定,律師的一項主要業(yè)務就是接受民事案件當事人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律師參與訴訟對人民法院查清事實,正確運用法律,維護當
-
我國股東代表訴訟范圍包括哪些廣西在線咨詢 2023-09-09我國股東代表訴訟被告的范圍具體如下:公司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侵害公司合法利益的人。監(jiān)事會、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等拒絕為股東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訴訟代理人必須在訴訟代理權限的范圍內進行活動香港在線咨詢 2021-08-14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依法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卻不一定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訴訟代理人享有訴訟權利的多寡,全由“訴訟代理權限”決定。“訴訟代理權限”或由法律規(guī)定或由當事人授予。訴訟代理權限由法律規(guī)定者稱為法定訴訟代理人;由當事人授予者稱為委托訴訟代理人。如果訴訟代理人不充分行使“代理權限”即構成失職;超越“代理權限”視為越權。前者會遭到被代理人反對,后者不會被人民法院認可。
-
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的范圍包括哪些內容?山西在線咨詢 2022-10-23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zhí)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