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關于對精神病人犯罪分析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22 10:30:43 208 人看過

近日,到某縣調研,聽說該縣今年以來共發(fā)生16起*案件,其中30%為精神病人所為。對這30%的*案,只要鑒定行為人屬精神病,就只好放人,因為按照我國刑法,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但這些精神病人被放回社會后,大部分繼續(xù)流落街頭,搞得周圍群眾人心惶惶。

鑒于我國精神病人危害社會的現(xiàn)象已經日益成為一個廣泛受到各界關注的社會問題,律師建議遵循以下思路,對刑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完善:

1、在我國已經全面步入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國家應當投入較大的財力和人力,建設一批具有較好軟件和硬件設施的精神病醫(yī)療場所,凡收進此類場所的精神病人,一律實行國家免費治療,并要在專門的心理、生理醫(yī)生專家小組給出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評估結果后方可準許其出院;

2、雖然此類醫(yī)療場所是高度人道化的,但畢竟由于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原則上應以精神病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對于那些有嚴重肇事傾向和苗頭的,應責令其家人或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如其家人或監(jiān)護人做不到這一點,或者此類精神病人沒有家人或適當?shù)谋O(jiān)護人,流落街頭,則應考慮將其收進此類場所加以治療。

3、決定某個精神病人要否進入此類場所,或者可否離開此類場所,應由專門的心理、生理專家小組提出意見,經法院司法裁決;

4、對于監(jiān)獄等其他場所發(fā)現(xiàn)的精神病人,應及時轉入此類場所,對其進行治療。

我國1997年修訂的新刑法曾經借鑒保安處分的思想,規(guī)定對精神病人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但由于該規(guī)定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在實踐中帶來一系列問題,例如:各地缺乏必要的經費投入,強制醫(yī)療無處可去;什么時候可視為必要的時候,要不要以精神病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或者實施了何種程度的犯罪行為才可進行強制醫(yī)療?強制醫(yī)療由誰來決定,法院、公安甚或民政部門?強制醫(yī)療的費用由誰來出?什么時候可以出院?等等。

這使我想起在英國的兩次見聞:

一次是2000年在布萊爾首相的夫人謝利律師的事務所實習時,曾無意中看到一份法院的判決書,說的是一個精神病人殺了人,法官判決他犯了*罪,但由于他是精神病人,所以不送往監(jiān)獄執(zhí)行刑罰,而是改送到專門為精神病犯人修建的醫(yī)院去。

另一次就是前不久在牛津大學訪學期間,有幸在我的合作導師羅吉爾。胡德教授的安排下參觀了一個專門關押精神病犯人的醫(yī)院。

據(jù)悉,關押在這種精神病醫(yī)院里的犯人除了犯罪時是精神病的外,還包括那些犯罪時不是精神病但后來在監(jiān)獄里犯了精神病轉移過來的人。對他們,當然主要的不是懲罰,而是醫(yī)治、療養(yǎng),醫(yī)院就象一個環(huán)境舒適的療養(yǎng)院,配有專門的心理和生理醫(yī)生,定期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當醫(yī)療小組確診其出去不致再危害社會后,才可將其釋放。

上述見聞可以引發(fā)我們對以下問題的思考:

首先,究竟什么是犯罪?按照我國刑法,犯罪的構成要件之一是行為人有責任能力,依此,若行為人有精神病,則無責任能力,不構成犯罪。但英國法院的判決卻不是如此簡單,它顯然將犯罪視為對社會的侵害。至于這種侵害是由正常人實施還是由精神病人實施,并不影響其行為的犯罪性質,而只影響對行為人的處理方式。

其次,刑法的任務到底是什么?既然我國刑法將精神病人危害社會的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則顯然刑法的任務不包括對這部分人的管制。但對比英國的做法,我們卻發(fā)現(xiàn)其刑法以保衛(wèi)社會為己任,凡危及社會安全的,就屬刑法的關注范圍。確實,如果一個國家的刑法不能為這個社會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人為地將某種人的行為排除在刑法視野之外,怎能說這種刑法是科學的呢?

第三,刑罰又是什么?在我國,說到刑罰,好象就是坐牢之類,萬萬想不到在那種類似療養(yǎng)場所的精神病醫(yī)院里也能執(zhí)行刑罰。其實,后者正是基于社會防衛(wèi)論而產生的保安處分之典型:它立足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對特定對象采取特殊的改善、矯治措施,在使之受到人道化待遇的同時,有效地保衛(wèi)社會。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17日 22:07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更多管制相關文章
  • 對于精神病人犯罪監(jiān)護人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精神病人犯罪后,不負刑事責任的,其監(jiān)護人的法律責任如下:(1)責令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2)對被害人造成的損失,由精神病人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jiān)護人賠償。。2、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百三十七條對申請強制醫(yī)療的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二條規(guī)定的強制醫(y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對被申請人強制醫(yī)療的決定;(二)被申請人屬于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但不符合強制醫(y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駁回強制醫(yī)療申請的決定;被申請人已經造成危害結果的,應當同時責令其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三)被申請人具有完全或者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駁回強制醫(yī)療申請的決定,并退回人民檢察院依法處理?!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監(jiān)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2023-02-18
    381人看過
  • 精神病人離婚需謹慎:后果分析
    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不需要承擔;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時,有可能需要承擔。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進行離婚訴訟,需要為其設置訴訟代理人。離婚后,基本有共同債務,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由其監(jiān)護人代管,監(jiān)護人除為維護被監(jiān)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于償還債務有清楚認知,那么行為有效。拋棄精神病人的后果拋棄精神病人的后果是構成遺棄罪。具體規(guī)定是:1、精神病人是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2、一般都會有相關的法定監(jiān)護人,如果法定監(jiān)護人不履行自己的相關義務的話,那么社會團體或者是其他民間組織可以代為精神病人起訴法定監(jiān)護人,要求法定監(jiān)護人履行好自己的相關責任,承擔起照顧精神病人的義務。情節(jié)惡劣的,構成遺棄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
    2023-07-15
    69人看過
  •  遺囑對于精神病人的意義
    精神病患者不具備遺囑能力,因為他們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除非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其意識正常時可以通過自書遺囑的方式訂立合法有效的遺囑。精神病患者不具備遺囑能力,因為他們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除非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其意識正常時可以通過自書遺囑的方式訂立合法有效的遺囑。 精 神 病 患 者 如 何 立 有 效 遺 囑 ?精神病患者如何立有效遺囑?遺囑是遺囑人生前對自己財產進行處分的行為,是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對于精神病患者來說,遺囑的立遺囑過程往往具有挑戰(zhàn)性。那么,精神病患者如何立有效遺囑呢?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因此,對于精神病患者,我們需要關注
    2023-09-05
    250人看過
  • 精神病的鑒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罰
    鑒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罰: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承擔任何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應當由政府強制醫(yī)療。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是什么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上述規(guī)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是否要負刑事責任以及負何等程度的刑事責任,關鍵要看法律標準即辨認或控制能力的有無和喪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輕度精神病。從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部分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認或
    2023-08-07
    215人看過
  • 精神病傷人是否先關押犯罪嫌疑人
    精神病傷人通常是不會關押當事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一、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1、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jù)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刑法規(guī)定了對于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超過上述法定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2023-03-26
    183人看過
  • 精神病人犯罪的應對方法有哪些?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辦法如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犯罪會有怎樣的處罰刑法總則所指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理解為是指精神病患者發(fā)病時的犯罪或者指正常人突發(fā)性患精神病時的犯罪。由于精神病人犯罪與正常人犯罪有很大的區(qū)別和差異,是自然人的特殊犯罪主體。我國刑法總則第18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其正確的理解應當是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精神病人發(fā)病時的犯罪,才不負刑事責任。所謂的法定程序,是指具有法定資質的精神病鑒定部門,受司法機關、社會團體或犯罪人家屬、
    2023-07-05
    260人看過
  • 精神病人犯罪行為及其應對策略
    精神病人的犯罪行為,如故意傷害。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受害人及其利害關系人可向其監(jiān)護人要求因被監(jiān)護人(精神病人)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發(fā)病的精神病人實施危險行為正在發(fā)生或將要發(fā)生時,受害人或其他人報警后,而未出警,屬于行政不作為。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的監(jiān)護人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jiān)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guī)定的擔任監(jiān)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jiān)護人的順序是: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2、其他近親屬;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4、若無上述法定監(jiān)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和繼承權之間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簡單的,很多被監(jiān)護人在去世的時候自己名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財產
    2023-07-15
    356人看過
  • 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和對策
    社會上流傳一句民謠: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有精神病的。民謠折射出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后求法無助的現(xiàn)狀和群眾對這種狀況的無奈。我國有16000名暴力犯罪精神病人,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破壞了社會穩(wěn)定。8月4日北大幼兒園的慘劇讓我們驚心動魄,更讓我們感到沉重的是:當精神病人引發(fā)的慘案作為新聞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后,精神病人監(jiān)管無序的現(xiàn)狀沒有任何改變,危害還在繼續(xù)發(fā)生精神病人暴力犯罪不僅是司法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本文試就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和對策作一簡要探討。一、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1、侵害目標隨意。精神病人暴力行為所針對的受害人是非常隨意的,受害人猝不及防。1999年夏,精神病人在丹江口市廣播局持刀擾亂辦公秩序,巡警在制止時,被精神病人刺中大腿。2002年2月27日福建永泰縣一名精神病婦女在一條渡船上突然發(fā)病,砍死砍傷14名上學途中的小學生。20
    2023-06-11
    116人看過
  •  對待精神病人間歇性犯罪的方法
    該段內容講述了間歇性精神病犯罪的處罰規(guī)定。根據(jù)規(guī)定,在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該患者不負刑事責任;而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狀態(tài)下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針對間歇性精神病犯罪的處罰規(guī)定如下:1.在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該患者不負刑事責任;2.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狀態(tài)下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精 神 病 人 犯 罪 怎 么 處 理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處理,需要根據(jù)犯罪的性質和情況來定。如果是危害社會的行為,應當根據(jù)《刑法》第18條第2款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精神病人發(fā)作時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如果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另外,根據(jù)《刑法》第18條第3款的規(guī)定,精
    2023-09-05
    140人看過
  • 犯罪后得了精神病怎么辦,精神病人違法應該怎么劃分
    一、犯罪后得了精神病怎么辦需要經過法定程序確認犯罪時是否處于精神病病發(fā)。經過鑒定,認為患精神病的人,在他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依照《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不應對其判處刑罰,更不能判處死刑。人民法院如果對原鑒定有懷疑,可以再次送請鑒定。經過復驗,如果確定此人不是精神病人,或者雖是間歇性的精神病人、但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依照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須按照法律規(guī)定判刑。犯罪的時候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負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
    2023-04-19
    322人看過
  • 關于精神病人婚姻登記問題
    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為:一是完全不能辯認自己的行為的,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二是不能完全辯認自己的行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三是有時能夠辯認,有時不能辯認自己的行為的,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前兩種精神病人在理性情感上或意志意識上均存在著嚴重的精神性疾病障礙,其在正常的生產、生活中,必缺乏正常的認識事物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能依法**實施法律民事行為。如癡呆癥人、偏執(zhí)型精神病人、輕度或重度的精神分裂癥人等。筆者通過近幾年來對所精神病離婚案件的代理,做以下分析。
    2023-04-22
    430人看過
  • 關于精神病工人的法律法規(guī)
    精神病工作者法律法規(guī)
    2023-05-07
    369人看過
  • 有精神病就等于犯罪免責嗎
    一、有精神病就等于犯罪免責嗎1.法律上所指的精神病源于醫(yī)學上的定義,但兩者在界定和意義上存在差異。2.法律并不對精神病進行病理和種類的劃分,而是關注精神病患者的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從而判斷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二、刑責規(guī)定與精神病程度我國刑法對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有明確規(guī)定。1.根據(jù)刑法,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后,不負刑事責任。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負刑事責任。3.對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也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這意味著,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取決于其辨認或控制能力的有無和喪失程度。精神病有重度、中度和輕度之分,每種情況承擔的刑事責任不同。同時,還需考慮行為時的精神狀態(tài),尤其是間歇性精神病人,要判斷其是否處于發(fā)病狀態(tài)。三、精神病與民事責任除了刑事責任,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的損害也不能
    2024-07-27
    314人看過
  • 如何懲治精神病人犯罪?
    刑法對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一、精神病打人怎么處理?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二、神經病殺了人犯法嗎殺人都犯法,但精神病殺人是涉及刑事責任能力的問題,即需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jù)能否控制自己行為分成以下三種情況: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2023-04-10
    406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種類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管制
    詞條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管制
    相關咨詢
    • 對于精神病適合關押嗎
      江西在線咨詢 2023-01-24
      1、對于精神病患者一般是不適合關押的,精神病患者也屬于患有嚴重的疾病。 2、《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jiān)視居?。?(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yǎng)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jiān)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
    • 對于精神病犯人可以用兇器嗎
      甘肅在線咨詢 2022-09-12
      會對需要強制醫(yī)療的人作出強制醫(yī)療的決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84條的規(guī)定: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xù)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yī)療。根據(jù)你的描述,你親戚到處打人,顯然有暴力行為,根據(jù)第18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時候造成的危害結果,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的,不負刑事責任。為了保護公共安全及其他人
    • 精神病人屬于犯罪還是不是罪
      云南在線咨詢 2022-03-25
      一、精神病人觸犯刑法是否犯罪我國《刑法》第18條的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院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以看出,我國刑法中
    • 精神病犯罪如何認定精神病犯罪責任如何區(qū)分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1-29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類精神病人經法定程序鑒定后,無需負刑事責任,但責令家屬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醫(yī)療; 二、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類精神病人是間接性發(fā)病的,需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類人是尚未完全喪失控制自己行為的,應擔負刑事責任,但可視情形減輕或從輕處罰。 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
    • 精神病人進行殺人屬于犯罪么?
      寧夏在線咨詢 2022-06-12
      不構成。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其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