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133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刑法133條作了進一步明確。構成交通肇事罪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四)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
二、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三、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四、“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是不是就算刑事案件
157人看過
-
車禍致人死亡的量刑情節(jié)
492人看過
-
刑事案件致人死亡是否賠償死亡賠償金
81人看過
-
車禍撞死人是否屬于刑事案件
245人看過
-
過失致人死亡是刑事還是民事案件
144人看過
-
車禍致人死亡車禍司機判刑怎么算損害賠償金
359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刑事案件致人死亡輕傷遼寧在線咨詢 2022-05-05刑事案件中的傷情只有輕微傷,輕傷,重傷,死亡,致殘如果喪失器官功能可以歸為重傷輕傷一般是三年以下,但是輕傷是可以調解的,也就是說如果嫌疑人認罪態(tài)度較好,積極主動賠償,有悔罪表現(xiàn),獲得受害人的諒解,就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重傷一般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情節(jié)嚴重也可十年以上直至死刑,但是如果嫌疑人認罪態(tài)度較好,積極主動賠償,有悔罪表現(xiàn),獲得受害人的諒解,重傷也是可以判處緩刑的。
-
-
車禍有死人死亡了,車禍致4人死亡刑事責任如何呢?臺灣在線咨詢 2022-08-20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非機動車通過人行橫道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橫穿人行橫道時應當停車讓行。本案中駕駛員遇行人橫穿人行橫道未停車讓行,致使發(fā)生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對事故應負全部責任,且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如果積極賠償,取得受害人諒解的話,可以判緩刑。
-
車禍致近親屬死亡案件能起訴嗎上海在線咨詢 2022-07-25你如果有一定的證據(jù),認為對方涉嫌犯罪,可以請求檢察院予以立案監(jiān)督。但是,你不是包庇犯罪或幫助毀滅證據(jù)犯罪的受害人,沒有權利直接提起刑事自訴。
-
致人死亡算車輛肇事人嗎?香港在線咨詢 2022-10-29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與車主有連帶關系嗎。當然有關系,駕駛員和車主因為行成雇傭關系。所以當駕駛員開車肇事并致人死亡。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rr最高人民法院r《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r第九條r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