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離開現場保險公司是否賠償的問題主要還是需要看司機的行為是否屬于逃逸,當司機行為在法律上并沒有構成妨礙交警部門劃定責任或者未及時搶救傷者致人死傷的情形時,也就夠不成肇事逃逸,此時保險公司都應合理賠償。
一、醉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會賠償嗎
1、酒后駕車在交強險的條款中未列明在責任免除范圍中,故在交強險中是可以賠付的,賠付額度是按照交強險限額賠付(三責車物損2000元,三責醫(yī)療費限額10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2、醉酒駕駛屬于責任免除范圍,應該拒賠。但是交強險同時還規(guī)定,由于醉酒駕駛而造成受害人受傷需搶救的,保險人在接到公安機構交通管理部門的書面通知和醫(yī)療機構出具的搶救費用清單后,對于符合規(guī)定的搶救費用,保險人在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內墊付。對墊付的部分可以依法進行追償,對于其他損失和費用,保險人不負責墊付和賠償。3、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是認同公安交警部門的血檢報告和認定來區(qū)分酒后和醉酒的(血檢報告中酒精濃度20-80mg、ml的為酒后,高于80mg、ml的為醉酒)。只要司機存在醉駕行為就會被拘留,醉酒駕駛導致交通事故,不在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之內,因此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醉酒駕駛屬于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司機的刑事責任,經過醫(yī)院的檢測,司機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在80毫克以上,就是醉酒駕駛。
二、哪些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六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guī)定
(一)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二)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三)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y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y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y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四)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y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五)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fā)現事故發(fā)生的。
(六)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三、關于墊付事故醫(yī)療費的建議
1、對于肇事司機,應當及時墊付傷者的搶救費用和必要手術等費用,這樣至少保證傷者的傷情不因無錢醫(yī)治而擴大,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不僅導致傷者承受更嚴重的傷害,后期理賠也會無形加大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2、對于受害人,肇事司機能及時墊付所有醫(yī)療費是最好的情形,但在肇事司機不配合墊付的情況下,自己應及時自行墊付治療費用,若治療費用緊張的應及時和交警部門聯系,看能否和保險公司、肇事方或醫(yī)療基金部門協調獲得幫助,及時保障受傷者身體健康利益。
3、如若墊付了醫(yī)療費用,墊付方應保存好墊付的醫(yī)療費票據或由受害方出具的收條,以備在后期訴訟中作為證據主張相應權利。
-
發(fā)生交通事故雙方離開現場多久報案有效
362人看過
-
發(fā)生事故后棄車、駕車離開現場,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314人看過
-
事故發(fā)生后,相關方為何離開現場后又返回?
62人看過
-
出現交通事故一方離開現場會影響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嗎
468人看過
-
現場勘查
1、發(fā)生交通事故
88人看過
-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現場圖您能看明白嗎?
107人看過
醫(yī)療機構,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wèi)生機構的總稱。 醫(yī)療機構免責的條件主要有患者在診療活動中,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y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guī)范的診療;醫(y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限于當時的... 更多>
-
輕微交通事故,離開現場后不到一公里就又發(fā)生甘肅在線咨詢 2022-08-30【法律意見】肇事離開現場又返回現場仍然算逃逸,不過屬于自首行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
-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駕駛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離開現場的行為該怎么認定山東在線咨詢 2022-01-201、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 2、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3、在理論上,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fā)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
-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未經交警,一方自行離開現場,是否構成肇事逃逸?湖南在線咨詢 2022-02-12需結合具體情況由交警部門判斷確認。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一)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
發(fā)生交通事故一方是闖紅燈,雙方都離開現廣東在線咨詢 2022-10-07當時是否發(fā)現已經發(fā)生事故,是否拍照后離開,是否告知對方有事先走,如果有上述舉動,并不是逃逸,而是駛離現場,回頭處理時不可以作為判罰責任憑證,依照事故當時責任方判定~
-
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但是我不離開現場云南在線咨詢 2022-10-06“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第二條第一款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