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經(jīng)濟損失一般包含哪些
賠償損失在民法土包括違約的賠償損失、侵權的賠償損失及其它的賠償損失。本條的賠償損失指違約的賠償損失,它是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財產(chǎn)等損失的賠償。
賠償損失的屬性是補償,彌補非違約人所遭受的損失。這種屬性決定賠償損失的適用前提是違約行為造成財產(chǎn)等損失的后果,如果違約行為未給非違約人造成損失,則不能用賠償損失的方式追究違約人的民事責任。
關于賠償?shù)膿p失額,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損失,即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另外,須注意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但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二、合同違約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即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xiàn)實財產(chǎn)的減少,而是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這是對受害人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看,由于違約方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方也應以自己的財產(chǎn)賠償全部損害。當然,這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guī)定的合理范圍內(nèi)。根據(jù)
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這里的損失僅指財產(chǎn)損失。也就是說,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實際損失,還應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損失。實際損失是現(xiàn)存的損失,可以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損失,一般也不會產(chǎn)生爭議。關鍵是要掌握可得利益。
2、合理預見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是對非違約方的有力保護,但從民法的基本原則出發(fā),應將這種損害賠償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就是合理預見原則,又叫可預見性規(guī)定。
3、減輕損害原則。也叫采取適當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原則,是指在一方違約并造成損害后,受害人必須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損害的擴大,否則,受害人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違約方此時也有權請求從損害賠償金額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損害部分。也就是將減輕損害作為受害人的一項義務看待,并以此限制違約方的賠償責任。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4、損益相抵原則。又叫損益同銷,是指受害人基于損害發(fā)生的同一原因而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從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這是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重要規(guī)則。根據(jù)這一規(guī)則,違約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損害,又使受害人獲得了利益時,法院應責令違約方賠償受害人全部損害與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額,這是凈損失、真實損失,但并不是減輕違約方本應承擔的責任。
三、合同違約賠償?shù)臍w責原則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的是“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適當履行”這兩種違約形態(tài),體現(xiàn)的是嚴格責任歸責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符合民法典發(fā)展的趨勢。在嚴格責任原則下,除非存在免責事由,否則只要有違約行為違約方即應承擔責任;在過錯責任原則下,多強調(diào)事實的違約行為,其免責事由的舉證一般較為困難。同時,我國民法典的一些違約制度規(guī)定對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也有體現(xiàn)。
嚴格責任原則有利于維護守約方的利益和合同的嚴肅性,也有利于加強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契約意識和法律意識。
在合同違約責任問題上,實踐中究竟應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還是嚴格責任原則,需依合同性質(zhì)和約定及違約事實來確定適用。契約自由和意思自治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則,且誠信守約是法律的底線,如無不可抗力等法定的免責條件或合同對方的原因,一旦發(fā)生失信不履約情況,違約人理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
承租人違約賠償損失包含哪些
329人看過
-
違約導致的經(jīng)濟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嗎?
397人看過
-
經(jīng)濟犯罪一般包含什么?
468人看過
-
一般經(jīng)濟合同違約訴訟如何進行
157人看過
-
主播合同違約是否需要賠償經(jīng)濟損失?
175人看過
-
租賃合同無效的損失包含哪些
148人看過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 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 更多>
-
違約金同經(jīng)濟損失有效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3-09-23經(jīng)濟損失和違約金能否并用,需根據(jù)以下情形處理: 1、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二者可以并用。 2、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是補償性違約金,在預期利益和可得利益范圍內(nèi)可以與賠償損失并用。 3、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遠遠大于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可以考慮并用。 4、違約方承擔的責任應當能夠完全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直接增加違約金;二是違約金
-
沒有約定違約金和經(jīng)濟損失的合同有效嗎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091.需要賠償。2.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條款的,從法定。3法定損害賠償是指由法律規(guī)定的,由違約方對守約方因其違約行為而對守約方遭受的損失承擔的賠償責任。法定損害賠償遵循以下原則:(1)完全賠償原則。違約方對于守約方因違約所遭受的全部損失承擔的賠償責任。具體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積極損失與消極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可見其賠償范圍包括現(xiàn)有財產(chǎn)
-
用人單位違約金一般包含哪些安徽在線咨詢 2023-01-23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xié)議,約定服務器,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在競業(yè)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
-
合同上包含違約金一般多少錢山西在線咨詢 2022-11-101.合同違約金一般是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30%,具體由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自行決定。 2.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3.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則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
傷亡事故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和間接經(jīng)濟損失包括哪些?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07直接經(jīng)濟損失的統(tǒng)計范圍人身傷亡所支出的費用。包括醫(yī)療費用(含護理費)、喪葬及撫恤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和誤工費等。善后處理費用。包括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xiàn)場搶救費用、清理現(xiàn)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財產(chǎn)損失費用。包括固定資產(chǎn)損失和流動資產(chǎn)損失。間接經(jīng)濟損失的統(tǒng)計范圍停產(chǎn)、減產(chǎn)損失價值工作損失價值(工作損失價值=被害者損失工作日×企業(yè)全年人均日凈產(chǎn)值)資源損失價值處理環(huán)境污染的費用補充新職工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