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立案前調解需要多久?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和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并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焙偷诰攀鍡l,“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xié)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xié)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笨梢缘贸觯{解的程序是依照當事人的意愿來決定是否進行調解。法律沒有規(guī)定調解的時間,在司法實踐中,調解程序一般是1天。
二、民事訴訟立案前調解與立案調解有什么區(qū)別?
立案調解,又稱民事案件速裁,是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在案件移送審判庭之前,由立案法官主持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化解民事糾紛的訴訟活動。立案調解工作由人民法院的立案庭負責。立案調解將簡易民事案件化解于立案階段,其前提是民事糾紛已經立案,調解案件的人員是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立案調解的結果是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如果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案件移送審判業(yè)務庭繼續(xù)審理。
立案調解與訴前調解的功能都是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但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
一是調解糾紛的性質不同。立案調解是訴訟調解,訴前調解是人民調解。
二是調解對象不同。立案調解的對象是已經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訴前調解的對象是當事人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人民法院并未立案受理,而是轉交“人民調解工作室”安排調解的矛盾糾紛。
三是主持調解的人員不同。立案調解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組織進行的,訴前調解則是由“人民調解工作室”安排人民調解員主持的。
四是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不同。立案調解達成調解協(xié)議,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xié)議上簽名或捺手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一方不自覺履行的,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訴前調解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質,一方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內容的,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立案前調解適用于一般的民事訴訟案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的頻率也是比較高的,民事訴訟案件立案前調解不僅可以讓我們解決民事訴訟案件變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時,也是一種節(jié)約社會物資的有效方式,事實上,有些案件是不一定非要經過法院審判的程序才可以解決的。
-
訴前調解與立案調解的區(qū)分
325人看過
-
立案前的訴前調解需要多久?
63人看過
-
立案前是否要調解調解需要多久
370人看過
-
立案前調解和立案后調解的區(qū)別研究
302人看過
-
訴訟調解和立案的區(qū)別
295人看過
-
立案前進行民事訴訟調解嗎?
332人看過
人民調解員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中從事調解工作的人員,一般由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中具有人民調解員資格的人擔任。 人民調解員在調解民間糾紛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遵循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則,不得有偏見、歧... 更多>
-
訴前調解和立案有什么區(qū)別河北在線咨詢 2022-07-15訴訟和解是指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通過自行協(xié)商,就案件爭議問題達成協(xié)議,并共同向法院陳述協(xié)議的內容,要求結束訴訟從而終結訴訟的制度。訴訟調解與訴訟和解相比較,有以下幾點區(qū)別: 1、性質不同。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性質,后者則是當事人在訴訟中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 2、參加的主體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共同參加,后者只有雙方當事人自己參加。 3、效力不同。根據(jù)法院調解達成協(xié)議制作
-
立案前需要調解嗎,立案前調解需要多長時間江西在線咨詢 2021-11-01立案前無需調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區(qū)分是非,進行調解。調解時間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一般根據(jù)案件實際情況決定。
-
民事案件立案前調解不成多久開庭浙江在線咨詢 2021-12-19民事案件立案前調解不成,3個月開庭。如是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如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并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
-
民事訴訟立案前調解是必須要進行的嗎?云南在線咨詢 2022-08-05調解是我國重要的訴訟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重要方式。調解作為重要的訴訟機制,具有解決糾紛的獨特優(yōu)勢,被國際司法界稱為“東方經驗”。《民事訴訟法》第八章就是”調解”,說明調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專門對調解工作進行規(guī)定。
-
民事訴訟立案后,是開庭還是庭前調解江西在線咨詢 2022-10-06一般民事糾紛,現(xiàn)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后開庭前調解,開庭后還可以調解。即使到執(zhí)行階段,也能進行執(zhí)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xié)議一旦雙方簽字,并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 1、訴前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