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fā)《關于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2、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關規(guī)定如何適用問題的答復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對涉嫌盜竊的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是否違法問題的批復
5、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在審理盜竊案件中有關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8、公安部第五局關于嚴厲打擊車匪路霸和盜竊貨車燃油犯罪的通知
最高院審理非法集資案件的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近年來,全國各地屢次發(fā)現大規(guī)模的非法集資案件,犯罪人以高息存款、高收益理財、股權債權投資等名義,構建多層級組織體系,大肆進行宣傳推介,誘導和吸收社會公眾的資金,給人民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穩(wěn)定造成了極大危害,為了加大打擊懲處力度,司法機關專門針對非法集資行為制定了相關措施,那么,最高院審理非法集資案件司法解釋是怎樣的呢?
為依法懲治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guī)定,現就審理此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條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符合本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條件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二)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三)以代種植(養(yǎng)殖)、租種植(養(yǎng)殖)、聯合種植(養(yǎng)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五)不具有發(fā)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fā)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fā)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九)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資金的行為。
第三條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0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50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以行為人所吸收的資金全額計算。案發(fā)前后已歸還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酌情考慮。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及時清退所吸收資金,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不作為犯罪處理。
第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本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所列行為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的規(guī)定,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資詐騙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區(qū)分情形進行具體認定。行為人部分非法集資行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對該部分非法集資行為所涉集資款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部分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共同故意和行為的,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為人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解釋中首先明確了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四個條件,以及十一種具體表現行為,對涉及追究刑事責任的四種情形和屬于情節(jié)嚴重的四類標準作出了規(guī)定,同時,還具體說明了符合集資詐騙罪目的特征的八種情況。
-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件最高院解釋的主要內容
414人看過
-
最高法最高檢辦理盜竊案件的解釋
354人看過
-
行賄兩高解釋的詳細內容有哪些
448人看過
-
詳細解釋合同變更的內容
320人看過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案件的解釋和解釋內容有哪些
64人看過
-
廣告合同的詳細內容解釋
126人看過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
什么是盜竊罪,解釋一下.最好詳細點河北在線咨詢 2023-01-15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侵犯的對象,是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一般是指動產而言,但不動產上之附著物,可與不動產分離的。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案件的解釋和解釋內容有哪些湖北在線咨詢 2021-03-21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為正確理解和適用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解釋。第一章管轄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⒈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
-
最高院三個執(zhí)行解釋的內容主要是哪些?上海在線咨詢 2022-08-05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國家行為,是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tài)、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
行賄兩高詳細解釋遼寧在線咨詢 2022-08-07為依法懲治行賄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guī)定,現就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并具有
-
扒竊最高法解釋內容是怎樣的青海在線咨詢 2022-07-11“扒竊”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具有“公眾傳播可能性”的公共場所或交通工具上,以“和平手段”竊取他人“隨時可能物理支配”的財物的行為。